日本横滨地方法院于当地时间11月19日就驻日美军神奈川县厚木基地噪音问题作出判决,要求日本政府向周边居民赔偿约39亿日元(1美元约合157日元)。居民被噪音影响多大?为何是日本政府买单?
驻日美军基地的噪音扰民,在当地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之前被起诉多次都不了了之,这次法院再判日本政府赔39亿日元也就做做样子,大概率日本政府还得继续装聋作哑不理不睬。
这些个军事基地的噪音,早已不是“吵一点”那么简单,而是实打实的健康侵害。当然,这在美军扰民事件中,不过毛毛雨而已。
![]()
判决书明确认定:厚木基地的噪音“已造成超出社会生活可容忍限度的损害”。换句话说,这不是你关窗就能解决的小事,而是连睡觉都成奢望的日常折磨。通俗点说,这就好比你家楼上天天有人深夜装修,而且一装就是几十年,想想都头炸。
![]()
那为何是日本政府买单?因为根据《日美地位协定》,美军在日本享有治外法权,日本对基地运营几乎没有管辖权。
于是,受害者只能起诉本国政府——这个看似荒诞却现实的逻辑,成了几十年来反复上演的司法剧本,这就是现实版的“哑巴吃黄连”。
![]()
厚木基地位于神奈川县,与东京近在咫尺,周边人口稠密。这里既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航空枢纽,也是驻日美军的重要据点。飞机起降不分昼夜,引擎轰鸣动辄超过80分贝——要知道,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夜间噪音不应超过40分贝,否则会显著干扰睡眠。
![]()
有居民回忆,孩子半夜被战机声惊醒后哭着问:“是不是打仗了?”老人长期失眠,血压飙升,医生直接写明“噪音诱发”。这种慢性伤害,积累几十年,早已不是“忍一忍”能解决的问题。
这不是神奈川县一地的问题,而是所有驻日美军基地普遍存在的——就在5月9日,宜野湾市副市长和田敬悟前往日本防卫省冲绳防卫局抗议称:“市民的负担已经超出极限,绝对无法容忍,孩子们因为噪音恐惧得哭了起来”,要求禁止相关飞机在冲绳美军基地的飞行。
![]()
并且,这已不是本案的第一次判决。自1976年首次诉讼以来,围绕厚木基地的官司打了快五十年。2024年11月,另一批原告刚获赔约59亿日元。本次39亿日元的赔偿,覆盖的是新一批约8000名居民。算下来,半世纪累计赔偿额早已突破百亿日元大关。
![]()
原告方律师舩津丸健说得很直白:“尽管此前已有多次判决认定厚木基地噪音违法,但日本政府始终未采取根本性对策。”这话听着无奈,却道出了制度性困境——法院可以判赔,却无法命令美军停飞;政府嘴上道歉,行动上却束手无策。
![]()
不妨看看背后的法律结构。通俗地讲,《日美安保条约》和《地位协定》赋予美军近乎“豁免权”:基地怎么用、飞机何时飞,东京说了不算。日本政府能做的,顶多是在外交场合“表达关切”,实际约束力几乎为零。于是,所有代价最终转嫁给普通民众,而赔偿金则由日本纳税人承担。
有聪明的同学立马就想到了:这不就是“美国放火,日本买单”?确实如此。更讽刺的是,除了噪音,污染问题同样触目惊心。
![]()
联合国特别报告指出,驻日美军基地排放的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污染“极其严重”——这类化学物被称为“永久化学品”,可在人体内累积数十年,与癌症、免疫系统损伤密切相关。
拿冲绳来说,美军普天间基地周边地下水PFAS浓度曾超标18倍,横田基地甚至储存着140万升超标3600倍的污染水。可即便如此,美军仍以“主权豁免”为由拒绝担责。于是,又是日本政府出面清理、赔偿买单、安抚民众。
![]()
为什么日本不强硬一点?你不想想,你家的狗子敢对你大声咆哮吗?1951年《旧金山和约》与《日美安保条约》共同构建了今日格局——美军驻扎被视为“安全保障”的基石。
任何试图限制美军行动的举措,都会被解读为“动摇同盟”。于是,地方民众的痛苦,在国家战略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但日本民众真的认命了吗?还别说,他们中大部分都见怪不怪躺平认命了,除了原本不是日本的少数地方,就比如冲绳。
![]()
在冲绳的真正的日本人,大都想方设法逃回日本本土去了,只留下冲绳当地土著民众,几十年如一日地抗议普天间搬迁计划,哪怕日本政府强行推进边野古填海工程,他们仍在街头举牌呐喊。
这种坚持,本质上是对“正常生活权”的捍卫。但可惜,只要《地位协定》不变,日本的美国殖民地性质不变,美国大兵高高在上的结构性不平等就永远难以根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