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4小时开放公厕增至782座
2025年11月19日是第13个“世界厕所日”。近年来,青岛新增127座环卫公厕,目前总量达1310座,增长10.7%;24小时开放公厕从201座增加到782座,增长289%。微改造、微升级公厕360余座,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依托“百佳公厕”“最美公厕”的示范效应,成功打造“如厕如家”“净善境美”等公厕品牌,实现了城市公厕从“将就用”到“舒心享”的蜕变。
崂山区小麦岛是网红景点,曾经“急寻公厕”的窘迫往往不期而至。麦岛湾公厕就是为了解决这种窘况而建立的。这座位于麦岛湾北侧,紧邻滨海步行道的公厕,圆润的造型搭配纯净白墙,与小麦岛的自然景致浑然一体。内部设计更显贴心,独立第三卫生间解决特殊群体需求,24小时通风系统保障空气清新,智能显示屏实时更新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及剩余厕位。24小时开放政策,充分满足市民游客不同时段的使用需求。据统计,淡季时公厕日客流量达600人次,旺季可攀升至1300人次。
公厕是城市文明的窗口,跳出“单一功能”框架后成了传递温暖的“微驿站”。市南区天林花园公厕贴近海边木栈道,各类设施齐全,免费提供洗手液与卷纸。考虑到木栈道早晚时段晨跑、夜跑市民较多,公厕专门配备了自动售货机与充电宝,解决“口渴”“手机没电”等临时需求。管理单位还为公厕配置便民急救小药包,公厕管理员田波已多次为跑步、骑车时受伤的市民消毒包扎,赢得周边居民的一致赞誉。在这里,公厕成了守护出行安全的“爱心小基地”。
青岛的公厕升级,从不局限于个别区域,不仅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等7区涌现出“建设标准高、管理服务优”的标杆公厕,胶州市、莱西市也齐头并进,让公厕文明惠及全市城区。莱西市香港路南公厕,外观遵循“一厕一景”的设计理念,与周边环境和谐相融;内部设施则聚焦“差异化需求”,便池旁加装无障碍扶手,蹲厕区域设独立无障碍隔间,第三卫生间内配置扶手、婴儿托盘与儿童座椅,还专门安装粉色儿童专用马桶,吸引3-6岁孩子自主如厕,极大便利了家庭出行。
(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记者 魏铌邦 通讯员 宿栋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