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第五届“一带一路”中巴农业论坛在华中农业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开幕。论坛以“绿色高效农业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吸引了中巴两国高校、科研机构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参会。开幕式上,“武汉市(中国-巴基斯坦)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
![]()
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严建兵回顾了学校与巴基斯坦合作伙伴多年来的丰硕成果。他指出,八年来,中巴农业合作持续深化,科研协作成果显著,人才培养成效突出。今年启动的巴基斯坦农业“千人计划”来华培训项目,为近千名巴方青年学者提供了交流机会,为两国农业合作奠定了坚实人才基础。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卡里尔·哈什米在致辞中表示,从小麦种质资源交换到杂交水稻技术推广,农业合作已成为两国友谊的重要纽带。他建议双方共建农业技术示范平台,扩大人才交流规模,推动科研成果在企业和农村社区落地。
巴基斯坦费萨拉巴德政府学院大学校长劳夫·阿扎姆期待双方在气候智慧型农业、优质新品种培育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为两国农民提供可直接应用的解决方案。
湖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章笑梅强调,农业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中最直接惠民的领域之一。她希望双方以中巴建交75周年为契机,系统推进农业科技、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开幕式上,华中农业大学分别与巴基斯坦农业研究理事会、费萨拉巴德政府学院大学签署合作协议。随后,"武汉市(中国-巴基斯坦)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
本次论坛设置主论坛及五个平行分论坛。主论坛上,中巴专家围绕基因编辑技术在棉花育种、分子育种与智能农业等主题作主旨报告。分论坛聚焦"智能育种与智慧农业""动物育种与健康养殖"等议题,与会学者进行了深入研讨。
论坛由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园艺林学学院承办,多个学院联合协办。论坛的成功举办,为两国农业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 编辑:周荔华 刘坤 通讯员:郑欢 宋兰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