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下午3点,新北市新庄凯悦嘉轩酒店。
当身高1米78的郑丽文刻意穿着平底鞋,与1米82的黄国昌并肩站在"以行动顾台湾"的背板前时,台湾政坛的观察者们都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政党会谈。
就在18天前,郑丽文刚刚正式接任国民党主席,成为该党首位女性党魁。而她的会谈对象黄国昌,正带领着因党主席柯文哲被羁押而陷入困境的民众党。
两个在过去多次选举中"鹬蚌相争"的在野党,这次要谈出什么结果?
![]()
这场会谈的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双方的用心。国民党和民众党各派出5人,从人数上就展现了对等原则。
郑丽文带来了副主席兼秘书长李乾龙、组发会主委李哲华、文传会主委吴宗宪,以及台民意机构党团总召傅崐萁;黄国昌的团队则包括秘书长周榆修、代理副秘书长黄成俊、台民意机构党团主任陈智菡和政策会执行长赖香伶。
会场的布置更是费尽心思,背板主题"以行动顾台湾",颜色从郑丽文一侧的深蓝渐变到黄国昌一侧的蒂芬妮蓝,中间自然融合。这种视觉设计,象征着两党合作的愿景。
![]()
郑丽文送出了分别有蓝色和白色的"台湾蓝雀"彩瓷圆盘,寓意"双雀同行,台湾必赢";黄国昌则回赠用水泥作为基底的钨丝灯,希望与国民党一同为台湾点亮一盏灯。
这些看似ceremonial的安排,实际上都在传递一个明确信号:这次合作,双方是平起平坐的。
会谈后双方公布了五项实质性共识。第一项是智库对接,组建专项政策团队。这个提议由黄国昌主动提出,郑丽文立刻积极回应。
她透露已经与台内务部门前负责人李鸿源沟通,将由其牵头组建团队,针对不同区域及县市政府的政策和建设制定专属愿景蓝图。
第二项是成立核心对口小组,专门负责2026年"九合一"选举的选区协调、提名机制、民调规则等关键事务。这个小组将解决此前两党沟通不畅的痛点。
![]()
第三项突破性进展是合作范围扩容。双方一致同意,将过去一年多在"国会"层面的合作,全面扩大到县市自治和地方选举领域。郑丽文强调,只有实现全层面合作,才能避免在地方选举中重复提名、恶性竞争,让民进党再无"渔翁得利"的机会。
第四项是摒弃零和博弈思维。黄国昌直言,两党虽有不同背景和政策主张,但政党竞争不该是"非黑即白"的对抗。郑丽文呼应说,希望通过蓝白合作,将台湾政治从"口水战"拉回"政策战"的正轨。
最关键的是第五项:明确时间表。双方计划在明年3月前,敲定所有合作的具体落地方式。这让蓝白合作从初步意向正式进入"有规划、有步骤"的推进阶段。
促成这次会谈的一个重要背景,是民进党近期的一系列动作。
柯文哲自9月5日因京华城案被羁押,至今已超过4个月,成为台湾首位被搜查的党主席。检方更是求刑28年半,涉及违背职务收贿、公益侵占、背信等四大罪名。
黄国昌在会谈中明确提到,柯文哲案是民进党对民众党"欠下的一笔血债"。这种司法打压手段,反而让蓝白两党看清了民进党为巩固权力、打压政敌的本质。
民进党发起的"大罢免潮"也产生了反作用,虽然针对国民党籍基隆市长谢国梁的罢免最终失败,但这种"烽火战术"企图让在野党疲于应对。黄国昌就曾与郑丽文共同出席集会,痛斥民进党搞"大罢免",想把台湾变成"顺赖者昌、逆赖者亡"的境地。
其实民进党自身也并不太平,赖清德在2024年选举中得票率仅40.05%,是1996年以来第二低,面临"双少数困境"。党内"英系""苏系"和陈亭妃形成"反赖联盟",内部纷争加剧。这些都为在野党合作提供了契机。
虽然会谈氛围融洽,但具体到选举合作,仍然面临巨大挑战,最典型的就是2026年新北市长选举。
目前局势相当复杂,前新北市副市长李四川被视为最具声量的候选人,民调显示他以40%领先绿营苏巧慧的32%和黄国昌的10%。但李四川至今未明确表态是否参选。
![]()
侯友宜的搭档刘和然已经公开表示有意参选,但他的民调支持度只有25%,不仅落后苏巧慧的36%,甚至不如黄国昌的16%。声量不足成为他的致命短板。
黄国昌则多次表态有意竞选新北市长。他在会谈中强调:自己渴望有县市治理的机会,但如果有更大的目标、更好的人选时,他愿意支持,如果最后主角不是他,千万不用担心他会扯后腿,他绝对会跳到第一线用最大力量辅选。
但问题在于:白营内部已经传出,如果明年3月前蓝白在新北选举的整合没有达成共识,黄国昌可能会单独参选。黄国昌的态度也从最初的愿意沟通,变成了明确表示"不会一直等待"。
侯友宜对黄国昌并不看好,他认为新北的选举不需要蓝白联合,甚至曾嘲讽黄国昌"少说多做"。这种党内大佬的态度,无疑给郑丽文的整合工作增加了难度。
除了新北,高雄的局势同样棘手。柯志恩在郑丽文正式上任前就急于宣布参选高雄市长,希望在朱立伦还有影响力时先表达自己的想法。
但现实给了她一记耳光。11月7日某电视台的民调显示,柯志恩面对所有绿营对手都处于下风:对阵赖睿隆是33%对47.7%,对阵邱议莹是32.8%对46%,对阵林岱桦是30.3%对39.1%,对阵许智杰是36%对41.2%。
外界分析:柯志恩的问题在于策略失误。她为了争取选票,在言语上不断讨好绿营支持者,使用绿营喜欢的话术。但这种两面讨好的做法,既没能赢得绿营的支持,也失去了蓝营支持者的青睐。
高雄一直是"绿到出油"的地方,泛绿基本盘领先泛蓝近3倍。虽然韩国瑜曾创造奇迹,但那样的旋风很难复制。在这种情况下,郑丽文可能会考虑"换柯",调整高雄的参选策略。
会谈虽然达成了五项共识,但真正的挑战在于执行。郑丽文在会后明确表态,蓝白合作的前提是双方要有一致的立场。她强调,如果白营的立场与绿营相近,那就没有合作的必要。
郑丽文实际上是在提醒民众党,要想合作就必须在关键问题上明确立场,不能模棱两可。她还特别指出,当前是白营需要依赖蓝营的声量,而非反过来。她不想重蹈柯文哲主导蓝白合作的覆辙。
对于如何选出最强人选,郑丽文表示会通过民调机制来决定。如果双方都有优秀人选,就要透过一个机制,产生社会上高度认同的真正最强人选。
她也强调一旦最强人选不是自己,都要放下小我。两党都要有"家规"处理那些愿赌不服输、恶意破坏合作的人。
这种党纪约束机制,看似公平,但实际执行起来会面临很多挑战。毕竟政治人物都有自己的算盘,让他们完全服从党的决定并不容易。
从现在到明年3月,留给蓝白双方的时间只有3个多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敲定智库对接、选区协调、民调规则、候选人提名等一系列具体事务,难度可想而知。
更何况2026年"九合一"选举不仅仅是县市长的竞争,还涉及到县市议员、乡镇市长等多个层级。每个选区的情况都不一样,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郑丽文刚刚接任党主席18天,她需要时间来稳住阵脚,整合蓝营内部的力量。党内有些人认为她选战资历不足,与党务系统关系不够密切。要让这些质疑的声音统一到蓝白合作的大方向上,并不容易。
黄国昌则面临着另一种压力。柯文哲被羁押后,民众党的凝聚力受到考验。虽然基本盘没有坍塌,但如何在2026年选举中证明民众党的存在价值,是黄国昌必须面对的课题。
如果蓝白合作中民众党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党内会不会有不满的声音?
2024年选举给在野党留下了深刻教训。赖清德虽然当选,但得票率只有40.05%,国民党和民众党的支持率合计约60%。如果当时蓝白能够整合成功,结果可能会完全不同。
正如郑丽文在会谈中所说,蓝白不能再打心中小算盘,不能因为游戏规则而鹬蚌相争。过去的错误必须成为未来的镜鉴。
黄国昌也强调,两党竞争绝对不应该是"零和赛局"。面对2026年选举,民众党会用最大的诚意、最好的方式,选出最强的团队。
这次会谈被外界称为"历史性定调",因为它构建了一套从理念到框架、从中央到地方、从政策到选举的完整合作体系。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能否真正落地,还要看未来几个月的具体行动。
对于台湾民众来说,他们期待的不是政党之间的口水战,而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政策竞争。蓝白合作如果只是为了分配位置、瓜分选票,最终只会让民众失望。只有真正拿出让民众满意的政策和治理方案,才能赢得2026年选举的胜利。
11月19日的这场会谈,打开了蓝白合作的一扇门。但这扇门能开多大,能持续多久,还需要时间来检验。3月的期限正在一天天逼近,留给双方的已经不是选择题,而是行动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