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李后强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
有朋友告诉我,稻城的石头堪称一绝,只有外星球才有。今年11月,我决定去那里看看。
![]()
当车轮碾过高原稀薄的空气,窗外的景致便开始脱离尘世的常理。起初,只是零星几块巨石散落在草甸边缘,像是谁随手抛掷的棋子。再往前行,景象骤然改观——视野所及之处,尽是石头。它们不再是山脚的点缀,而是成了世界的主角,以千万之数铺陈于天地之间,造型各异,排列有规,无边无际,无声无息。同行的向阳先生情不自禁地说,太震撼了,仿佛进入了元宇宙!
![]()
![]()
![]()
![]()
(照片由袁斌提供)
几乎可以肯定,这里不是地球的寻常角落。行走其间,脚底踏着亿万年冰川退却后留下的遗迹,仿佛一脚踩进了火星的荒原。那些被风与水磨去棱角的黑色砾石,层层叠叠,如熔岩冷却后凝固的波涛,又似远古巨兽匍匐的脊骨。阳光斜照时,影子被拉得极长,在石海中交错成神秘的符文,恍惚间,竟分不清是人在移动,还是这片石原正缓缓苏醒。
县委书记袁斌告诉我,再往高处去,是海子山。那里不仅有世界著名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还有“千湖石海”神景。在平均海拔4400米高的山上,1145个大小海子如上帝失手撒下的一千颗钻石一般闪烁在山间,让人惊讶而又难解。怪石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湖泊共生——碧蓝、幽绿、银灰,倒映着流云与雪山。石头围湖而立,像一群沉默的守灵者,守护着天外坠落的星辰。风从石缝间穿过,发出低沉的呜咽,如同来自月球背面的回响。那一刻,人如误入洪荒的旅者,渺小得几乎要被这苍茫吞噬。在一座山上湖泊如此之多,密度如此之大,在青藏高原乃至全国都是绝无仅有,堪称是世界自然奇观,让人在惊叹天地造化之奇妙的同时,不由也感到宇宙自然的神秘和不可思议。
![]()
更有卡斯地狱谷,那里不但有天然低氘水净化基地,而且各类石头竟生出“酷刑”之态。地狱门、阎王殿、黑瀑布……奇峰怪石拟作森罗万象,仿佛大地在此处翻了个身,把地狱的图景翻了出来。钙化的岩壁泛着冷光,溪流在石隙间奔涌,水声如咒语回荡。行至深处,头顶一线天光,两侧绝壁千仞,恍若穿行于外星峡谷,步步惊心。
许多游客站在这片石海中央,久久不语。他们摘下墨镜,眯眼望着这无垠的荒芜,忽然笑出声来——笑自己竟真以为能读懂这片土地。有人举起相机,却发现镜头无法框住这浩瀚;有人试图跳跃于石间,却在第三步就感到双腿发软。高原的风掠过耳际,仿佛在低语:你们来自文明,而这里,是时间本身。
科学家的解释就像教科书,严谨而深奥。他们用学术+科普的方式说,稻城的怪石主要由冰川作用、地质运动、水风侵蚀、冷热变化和化学反应的共同塑造而成,经过大自然这些力量的数百万年的雕琢,打造出了这片独特而壮观的石海景观,给游客带来仿佛置身于火星或月球等外星球的奇妙感受。
是的,这些怪石是时间的遗迹。同行的诗人老韩突然醒悟,激动地对我说,这里每一块石头都曾是冰川的牙齿,啃噬过山体,搬运过岁月。它们不说话,却比任何史书都更真实地记录着地壳的痉挛、雪线的退守、湖泊的诞生与消亡。帝王曾幻想在此种稻,终被高原的冷峻拒绝;而这些石头,却始终伫立,看尽人间来去。
当夕阳西下,石海被染成一片熔金。影子缩短,石头的轮廓柔和下来,仿佛卸下了千万年的盔甲。此刻若闭上眼,指尖轻抚石面,能触到冰川的寒意,也能感受到阳光的余温。冷与暖,动与静,生与死——在这片怪石之原,对立的一切竟如此和谐地共存。
或许,人之所以觉得像走在火星、月球上,正因这里尚未被人类的秩序驯服。它不属于城市,不属于道路,也不属于旅游手册上的打卡点。它只属于风,属于雪,属于时间本身。
离开时,我未带走任何石头。但我知道,它们已在我心里落下了影子——那是一片永远荒芜、永远壮丽、永远震撼、永远不属于人间的星辰石海!(2025年11月19日于稻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