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你或许经历过或听说过这样的场景:一份白纸黑字的劳动合同到期了,人事部门没有送来续签的新合同,但上司依旧安排着工作任务,工资也照常打入银行卡。一切仿佛如常,只是那份最重要的契约——劳动合同,悄然“缺席”了。
这种“默契”的共存状态,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那么,公司这种做法合法吗?答案是一个明确的否定句,但这声“不合法”背后,却为你开启了一扇获得更强法律保护的大门。
![]()
vx:shebaohang
一、法律的“自动续期”:一份默认为你加持的“隐形契约”
根据中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关系并未因合同的“静默”而自然终结。只要公司继续让你工作,并对你进行管理,法律上便视同你们之间已经建立了事实劳动关系。
这就像一份被法律自动续上的“隐形契约”。公司不能以“合同已到期”为由,随时、无偿地让你离开。相反,这种状态触发了非常明确且对公司不利的法律后果:
核心后果一:支付双倍工资!
这是最直接、也最具威慑力的条款。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起算点:从你原合同到期满一个月的次日起开始计算。
- 时间上限:最多可以主张11个月的双倍工资。因为在工作满一年之后,法律会视同你与公司已经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核心后果二:视同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如果你在原合同到期后,持续工作满一年,而公司仍然没有与你续签书面合同,那么法律将直接视同你们之间已经订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这意味着一份更稳定、更有保障的劳动关系。公司不能再以“合同到期”为由单方面终止与你的劳动关系,除非出现法定的解除情形(如严重违纪、不能胜任工作等),否则将构成违法解除,需要支付赔偿金。
![]()
vx:shebaohang
二、公司的“侥幸”与你的“风险”:为何会陷入这种僵局?
公司为何会冒着支付双倍工资的风险,而不去续签一份简单的合同?原因可能多种多样:或许是HR部门的疏忽、忙于业务而遗忘;或许是公司正处于架构调整期,想观望一下;甚至可能是一些管理者法律意识淡薄,认为“只要人在干活就没事”。
然而,对你个人而言,缺乏一纸合同,同样意味着潜在的风险:
- 权益主张困难:在没有明确合同条款的情况下,一旦发生工伤、薪酬纠纷或无故被辞退,你在举证时会面临更多困难。
- 职业稳定性存疑:虽然法律有保护,但这种“名不正言不顺”的状态,本身就会带来不安全感。
三、当“隐形契约”降临,你的最佳行动指南
面对这种情况,被动等待绝非上策。主动、理智地行动,才能将法律赋予你的权益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保障。
- 第一步:不动声色,保留证据
- 核心证据:工资银行流水、盖有公章的工牌、工作邮件与聊天记录、打卡记录、工作成果交接文件等。这些是证明你在此期间仍在为公司提供劳动、接受公司管理的关键。
- 策略:在正式沟通前,有意识地收集和保存好这些证据,做到有备无患。
- 第二步:选择时机,友好沟通
- 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向直属领导或HR部门友善地提醒:“领导/HR您好,我的劳动合同已于X月X日到期,想了解一下公司的续签安排,希望能尽快完成手续,以便我更安心地投入工作。”
- 很多时候,这只是一次疏忽,一次友好的提醒就能解决问题。
- 第三步:明确主张,依法维权
- 如果沟通后公司仍拖延不办,你可以明确地向公司提出你的合法诉求,即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差额。
- 若协商无果,你手中的证据便是最有力的武器。你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直接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vx:shebaohang
结语
劳动合同的“静默期”,绝非法律的真空地带。公司的“不作为”,恰恰激活了法律对你最有力的保护机制。这不仅是法律给予企业的惩罚性条款,更是赋予劳动者的“护身符”。
请记住,在劳动关系中,你的劳动值得被尊重,你的权益需要被明确。当合同静默时,法律为你发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