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温之下,新一轮2波较强冷空气又要来了,这说明了11月寒冷还没有结束,还要继续,其次西北太平洋区域的热带扰动活跃上升,今年第27号台风天琴生成的概率在上升之中,要去哪儿?
的确,对于如此寒冷的季节,大部分都认为没有台风了,但不要排除特殊性,其次对于海区来说,一年四季都有概率出现台风,只是最终是否靠近我国,并且带来影响。
![]()
而综合性来说,如果这个台风出现了,还有概率推动我国后续冷空气的发展转变,这也还是有必要注意一下,推动太强,那降温肯定就大了。
下面就先说明一下冷空气的问题,这是最为关键的。
2波较强冷空气将来袭:能超10度!
寒潮之后,我国大范围区域的确在升温了,但是残余的冷空气发展也还在继续,这补充的冷空气也有,所以,要是出现极强的反弹,这还是不太可能。
而且两波较强冷空气按照趋势来看,这实力不会弱,虽然我国给出了较强冷空气,但是从部分数值情况来看,又是一波穿透性的冷空气,不排除出现寒潮的可能性。
![]()
到底什么时候来?我国也是发布了连续预警,有2波较强冷空气的发展趋势,其在22-24时段,我国将出现第一波较强冷空气,并且影响我国大部区域,只不过当下我国给出的是长江以北较强,6-8度,局部达到10-12度左右,北风4-6级,部分区域7-8级,这可能会加强其体感寒冷。
而在这一波冷空气之后,预计在26日前后,还有一波冷空气发展,影响我国中东部大范围区域,降温强度都是一致的。
所以从发展的扩散情况来看,的确是具有寒潮的可能性,并且在冷空气发展之下,也有小范围的雨雪,其西北,东北,华北等地区域先手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
![]()
只能说,范围不大,这主要是海洋暖流太偏南了,从副热带高压的线路都知道,在我国海南岛附近,这要想出现水汽,根本不太可能,而且印度洋方向也没有气旋推动水汽,南支槽没有打通,那也不可能传送水汽过来。所以,接下来我国基本保持的模式就是“干冷”,要想看到降雪,这还是比较困难的。
![]()
从我国中期数据之下来看,也只有西藏,四川,云南等地有小范围的雨雪覆盖区域,雨水量都是0-10毫米居多,这都说明了不太可能有较多的雨雪过程,大家要想看到降雪的话,还要继续等待,冷足够多,水汽足够少,这就是当下的冷,雨雪趋势。
27号台风天琴要生成了?
海区热带扰动一直都在给大家说,还是以不少,所以,出现发展的趋势,这并不意外,主要是看看位置的问题,当下靠近南太平洋方向有,在西北太平洋中部有,其次南海也有一块热带扰动。
![]()
所以,接下来的变数就是在这三块区域,不过,大部分的数据显示,南海的就是往孟加拉湾方向走了,这个没多大的变化,而人工智能数据与传统数据最大的差异化就是在西北太平洋中部,还是靠近南太平洋区域这一块的热带扰动发展。
其传统EC(欧洲数值)、GFS(美国数值)认为其南太平洋附近这一块的热带扰动,起来的可能性不大,都是低压活动为主。
![]()
但GFS(美国数值)认为西北太平洋中部的热带扰动要起来,预计在23日左右,可能达到1000hPa以下,气压值看是有可能的,而过后巅峰给出982hPa,在登陆菲律宾中部的时候达到,过后,穿过进入南海,但不会靠近我国华南方向,而是南下减弱消失。
![]()
所以,这说明了对我们直接性影响不大,但不排除在后续推动冷空气的活动发展,也就是推动南下,这个注意一下,气流拉扯,这都是常态的。
而人工智能数据当下都支持靠近菲律宾近海区域的热带扰动起来,发展成为27号台风天琴,但基本都是在南海就消失了。
![]()
所以,概率都在提升,但是对于热带扰动的区间争议还是存在,这就是后面需要看的,当下我国没有给出明显的说明,这就是当下的情况。
波动性存在,天气不复杂
对于台风来说,波动性还是很大,这个也无所谓,反正对我们大规模的影响概率不大,就算是进入南海了,也就是南海影响为主,而对于冷空气来说,这又要出现冷暖波动的趋势,是需要警惕的。
这个天气也不算复杂,我国没有多少的雨雪活动,所以,注意寒冷就行了,其他也就没有什么了,只能说大家感受到冷暖变化激烈,这也算是秋冬季季节性变化之下的一种正常情况,并没有什么异常,理性看待就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