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池里的她们如飞鱼般灵动,领奖台上的笑容比金牌还亮。
可没人知道,赛前需要不断的刮毛;赛后队友合力拉扯泳衣的瞬间,皮肤都在跟着较劲。
这些“说不出口”的窘迫,比高强度训练更磨人,女运动员们又为何要对自己“下狠手”?镜头没拍到的瞬间,才藏着最真实的答案。
![]()
比赛前要刮毛
游泳赛场的计时器精确到千分之一秒,但真正决定胜负的往往是那0.01秒的差距,这样的竞争强度下,任何能减少阻力的细节都不能放过。
体毛看似微不足道,却会在水中产生微小湍流,破坏身体周围的流线型水流。
![]()
专业运动实验室的测试数据显示,全身剔除体毛后,选手在水中的前进阻力能降低8%-10%,所以赛前刮毛成了所有游泳选手雷打不动的准备环节。
而且不单单是为了减少阻力,国际泳联对泳池水质的要求,也是让运动员赛前刮毛的原因。
![]()
在比赛期间,池水每小时必须完成一次全量循环过滤,水质检测员每15分钟就要取样一次,细菌总数严格控制在10个/毫升以内,比饮用水标准还高。
体毛一旦脱落,不仅容易缠绕堵塞过滤设备的滤芯,导致水循环效率下降,还会附着皮肤表面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微生物,增加水质污染风险。
![]()
更麻烦的是,泳池中用于消毒的氯水与体毛中的角蛋白反应,会生成三氯胺,这种物质散发出的刺激性气味,不仅让选手感到不适,还会刺激呼吸道。
除此之外,就是美观的问题。
![]()
现在泳池中遍布着8台4K超高清摄像机,水下镜头更是能清晰捕捉到每一根发丝的摆动,慢镜头回放时,画面会放大到原尺寸的3倍,任何体毛外露都会变得格外显眼。
但刮毛带来的烦恼也不少。
![]()
女选手皮肤更娇嫩,频繁刮毛后毛囊反复发炎,胳膊和大腿上冒出一排排红色小疙瘩,新刮的皮肤碰到含氯的池水,像撒了辣椒粉一样刺痛。
长期刮毛还会让皮肤角质层越来越厚,腋下、小腿等部位出现明显的色素沉着,影响皮肤美观。
![]()
更让人揪心的是赛前临时刮毛的风险,一旦剃须刀不够锋利或手法不稳,很容易刮出细小伤口,氯水渗入后会引发钻心的疼,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划水动作。
而这份煎熬只是开始,比赛时穿的泳衣,会带来更强烈的身体考验。
![]()
永远小一号的泳衣
游泳比赛的泳衣从来都是“偏小一号”的标配,甚至要比日常穿的尺码小1到2个号。
这不是选手刻意追求紧身,是因为水流只要在皮肤和泳衣间钻进去0.5厘米,产生的阻力就可能让成绩慢上0.1秒,为此运动员都会穿小一号的泳衣。
![]()
不过用来制作泳衣的高科技复合纤维,弹性是普通氨纶的3倍,拉伸到极限也不会变形,可这份“坚韧”却成了穿戴时的“折磨”。
每次穿泳衣都得提前半小时准备,还必须找2-3名队友帮忙。
![]()
选手先在身上涂一层防滑润滑膏,从脚尖开始把泳衣一点点往上套,过程中要像“挤牙膏”一样用力,腰部和臀部的布料要反复拉扯才能贴紧。
有选手说,穿到胸部时最难受,布料会把胸部压得扁平,呼吸瞬间变得急促,感觉像被人用手按住了胸口。
等终于穿好,全身已经被勒出一道道深红色的印子,尤其是腰腹和大腿根,勒痕深到能看到布料的纹路,用手一碰就疼。
![]()
泳衣边缘的硅胶防滑条更不是“善茬”,在水中划水时,会反复摩擦腋下和大腿内侧的皮肤。
长时间浸泡在氯水里,皮肤本就脆弱,不少选手比赛完后这些部位都会红肿,严重时甚至会磨破皮,只能靠贴防水创可贴缓解。
![]()
而且在出水后,湿透的泳衣像“第二层皮肤”一样粘在身上,调整起来格外费劲,稍微动一下,泳衣就可能移位,可泳池边的高清摄像机正对着呢,任何狼狈的动作都会被拍下来。
只是这些身体上的紧绷与摩擦,还不是女运动员最棘手的难题,生理期带来的考验,才是更难跨越的坎。
![]()
赛时忍剧痛
生理期是每位女性都无法避免的事情,而生理期来之前,腰背部像压了块浸了水的棉絮,又沉又酸,训练时弯腰捡个泳帽都费劲。
情绪更是像过山车,前一秒还在和队友说笑,下一秒就会因为动作没达标而偷偷抹眼泪。
这些还只是“预热”,真正的煎熬要等经期到来才开始。
![]()
来生理期的时候尝尝伴随着腹痛,那种一阵阵的痉挛感从下腹往腰上窜,严重时连直起身子都困难,还会跟着腹泻,赛前热身时得频繁往厕所跑,每次回来都得重新做准备活动。
可比赛不等人,泳池水温常年固定在25-27摄氏度,对经期女性来说,冷水一刺激,腹部就像被攥紧的拳头一样剧烈收缩,疼痛感瞬间翻了倍。
![]()
有选手说,刚跳进泳池没划几米,就觉得眼前发黑,手臂发麻,划水的动作都变了形,只能咬紧牙关,靠着肌肉记忆往前冲。
很多人都会问,就不能用药物把生理期调开吗?
![]()
可国际泳联的反兴奋剂规则卡得死死的,任何激素类药物都在禁用清单上,一旦检测出阳性,不仅成绩作废,还会面临终身禁赛,十几年的训练心血都会白费。
所以到了经期比赛,选手们只能把疼痛往肚子里咽。
![]()
比赛结束触壁的瞬间,很多人都得扶着泳池边缓口气,上岸后脸色白得像纸,浑身冒冷汗,得靠队友架着才能走到休息区。
更让她们揪心的是心理负担,怕自己拖了团队后腿,怕观众说“她就是没拼尽全力”,赛后采访时,明明已经拼到极限,却还是会红着眼圈说“对不起,没发挥好”。
![]()
结语
这些藏在奖牌和掌声背后的狼狈与疼痛,很少被镜头捕捉到。
观众看到的是她们在泳池里的飒爽英姿,却没看到赛前偷偷贴暖宝宝的手,没听到水下强忍疼痛的闷哼,更不懂她们要在极限竞技和身体本能之间,付出多少额外的代价。
参考文献
红星新闻——2021-08-07《剃毛能提升成绩?奥运游泳选手的赛场秘籍!》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