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家界七星山“荒野求生”挑战赛的火爆,将舆论对户外极限运动的关注推向高潮。今年以来,国庆-中秋假期千人被困珠峰登上热搜,以及某些地方一系列事故不断曝出,极限运动突然成为人们持续关注的焦点。
常言道,危机之中有机遇。不得不承认,随着爱好者群体的壮大,以及商机和利益的存在,国内极限运动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一门生意和新的消费赛道。考虑到极限运动和文旅资源的相关性,它甚至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利益能够成就一个行业,但不能只着眼利益,因为风险或在朝夕间令行业崩塌。极限运动要生存发展,要在未来好好赚钱,是时候考虑“决定木桶容量的那块短板”了。
一是底线思维。极限运动起源于欧美,但不同于西方人的轻生乐死,中国社会极其在乎人命,这是好的传统。发展极限运动要尽可能减少伤亡,尤其在有组织和群体性的活动中更要避免事故。这包括完善的体检监测、对山地小气候的预测判断,以及审慎的活动监管。
二是导向观瞻。极限运动中容易产生争议,负面观瞻会伤害这个行业。那些过于猎奇和极端的行为、破坏自然资源和环境的行为,以及极限运动参与者个人素质上与公众预期不符的情况,都不是这项运动应该呈现给社会的。
三是应该输出专业认知与心智。极限运动本是极其小众的一个领域,存在大众所不了解的专业知识和特殊伦理。比如,抛下受伤被困的同伴去寻求救援,在很多时候被视为果断和积极的决策。行业应该向公众做好科普,宣传和提倡以科学专业的态度参与极限运动。
以上种种,需要从业者的共识与行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