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十四五”通辽财政:收支稳、民生暖、改革新!

0
分享至

“十四五”时期,内蒙古通辽市财政工作成绩斐然,财政收支运行总体平稳有序,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为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

在财政收支方面,通辽市表现稳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514亿元,与“十三五”相比增加了87亿元,年均增长10.3%;累计争取到的转移支付资金超过1900亿元,年均增长约8%,增速较“十三五”提升了3个百分点。支出端成效同样突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2300亿元以上,较“十三五”增加5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5%。积极财政政策精准发力,累计为经营主体减轻负担超百亿元,减税降费政策得以直达快享,切实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与此同时,通辽市综合运用国债资金、政府债券等多元手段,累计到位国债资金171亿元,有力支持了“两重两新”重点领域以及高标准农田、城市管网改造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累计带动消费达59.2亿元,宏观调控作用得到充分彰显。

在民生保障领域,通辽市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人民福祉不断增进。民生支出累计达1685亿元,较“十三五”增加434亿元,年均增长6%左右,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稳定在70%以上。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住房保障等重点领域支出保持高位增长,切实解决了群众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金融服务能力在“十四五”时期实现了全方位提升,发展活力持续释放。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通辽市银行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456.8亿元,比“十三五”末增长75.4%;贷款余额为1866.2亿元,比“十三五”末增长76.3%,存贷款同比增速在全区位居前列。“十四五”时期,年均超过500亿元的信贷资金用于支持“五大任务”,民营企业、普惠小微贷款年均增长15%以上,肉牛产业贷款余额翻倍至255.8亿元。此外,还推出了“肉牛创业贷”“科创贷”等240余种金融产品,有效破解了多领域的融资瓶颈,为企业发展、产业升级和民生改善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财政管理改革在“十四五”时期纵深推进,管理效能显著提升。通辽市建立了全方位的绩效管理体系,树立起“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鲜明导向;实施零基预算改革,构建了“1 + 9”制度体系,推动资源精准匹配,践行了“大钱大方、小钱小气”的资金配置理念,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张珠海、斯琴、姜宇虹、术强)

来源:通辽市委宣传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69237文章数 20079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