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戏曲进校园系列活动戏曲文创设计工作坊落下帷幕,北京化工大学附属中学小学部8名学生以“流动的大戏台”主题文具文创作品,斩获小学组金奖,并受邀参加市级现场展示。
![]()
活动现场,北化附中小学部作为唯一小学代表进行经验交流。德育主任胡艳阳以《以文创为桥,让京剧文化浸润童年》为题,系统分享了学校将京剧文化与文创设计、日常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从顶层设计到课堂落地的清晰路径与可复制方法,获得现场广泛认可;学生的作品展示进一步扩大了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创新方面的示范效应。
![]()
师生代表分享交流
本次文创设计以“既是文具亦是戏台”为核心定位,将京剧元素与学生日常文具深度融合。展示展位被布置成微型“京剧文化小课堂”:古色古香的阅读架戏台前,曾馨萌同学手持绘有“出将入相”纹样的作品讲解设计灵感;赵婧涵同学现场演示将铅笔、转笔刀组合成胡琴造型——“分开是文具,合起来就是京剧伴奏乐器,用的时候就像在和戏曲‘做游戏’”;朱禹熹同学展示马鞭造型炭笔,只需逐层撕去红色装饰纸即可使用,设计灵动、互动性强,现场师生纷纷驻足体验,孩子们纷纷感叹:“原来京剧可以这么有趣!”
![]()
专家参观我们的文创设计展台,并于学生互动交流
创作过程中,学校创新采用“专业赋能+团队协作”模式,邀请兼具国画专长与京剧票友身份的家长赵晨老师拆解京剧文化核心概念,提供专业指导。8名学生(赵婧涵、朱禹熹、曾馨萌、王美颐、冷佳璇、伊茗、蒋与溪、李依依)分组深耕不同模块,在3位指导教师统筹协调下反复打磨方案,让创意落地生花。
![]()
学生创作设计的过程
此次获奖,既是对学生创意与努力的肯定,也彰显了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创新实践。通过将京剧文化融入文具设计,让孩子们在日常学习中沉浸式感受传统艺术魅力,使传统文化不再是陈列的标本,而是流淌在指尖的鲜活传承。未来,北化附中小学部将继续深耕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融合之路,让更多国粹经典以青少年喜爱的方式扎根成长,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