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国家的076型两栖攻击舰,名字叫“四川舰”,在十一月中旬成功完成了第一次海上测试。这件事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可能很多人一听到“两栖攻击舰”这个名字,会觉得它主要就是用来运送士兵登陆的船只,但军事专家们的看法可完全不是这样。
![]()
根据《北京日报》十一月十九日的报道,岛内有军事专家在评论“四川舰”时说,它的“威胁性”甚至超过了我们的“山东舰”和“辽宁舰”这两艘航空母舰。
网友:这个说法一点儿也不夸张。
![]()
很多人可能会感到疑惑:“辽宁舰”和“山东舰”都是正经的航空母舰,而“四川舰”官方定义是“两栖攻击舰”,它怎么能动摇两艘航母的威慑地位呢?但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四川舰”的性能和它在战场上扮演的角色,就会发现这个判断并没有夸大。
因为它不是传统意义上功能简单的“小航母”,而是一种打破了军舰种类界限、重新定义了两栖作战方式的“多面手”。它在夺取岛屿、登陆作战这些核心任务中拥有的独特优势,恰恰是“辽宁舰”和“山东舰”这类传统航母很难替代的。
![]()
先从硬件性能上看,“四川舰”的性能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两栖攻击舰的水平,具备了和中型航母较量的航空作战能力。它是全世界第一艘安装了电磁弹射和阻拦系统的两栖攻击舰。
它上面搭载的130米长的电磁弹射轨道,和我们的“福建舰”航母上用的是一样的。这意味着它能轻松地弹射像“攻击-11”这样的无人战斗机,也能让“歼-35”隐身舰载机和“歼-15T”重型舰载机装满燃油和弹药起飞。
![]()
要知道,“歼-35”的作战半径可以超过1200公里,能携带6吨以上的弹药,这大大超过了美国“美国”级两栖攻击舰上搭载的F-35B战机的作战半径和载弹量。
![]()
而“歼-15T”这种重型舰载机的打击距离,更是会超过美国的“F-18超级大黄蜂”战机。
![]()
更关键的是,“四川舰”甲板上有三条阻拦索,加上它超过257米长的全通式飞行甲板(比“福建舰”的甲板还要长),这让它能非常高效地回收这些固定翼舰载机。
![]()
而且,像“空警-600”预警机这样的大型飞机,大概率也能在“四川舰”上起降,这将赋予它和“福建舰”航母一样的远程侦察和预警能力。
![]()
毫无疑问,这已经让“四川舰”完全具备了航空母舰的核心能力。
甚至在舰载机的打击距离上,“四川舰”还超过了“辽宁舰”和“山东舰”,因为后两艘航母是滑跃式甲板,舰载机起飞时无法做到满载满油,会限制作战半径。
“四川舰”还采用了双舰岛设计(前面的舰岛负责航行,后面的舰岛负责航空调度),它的舰载机调度效率甚至可以比肩法国的“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而“戴高乐”号正是法国海军的核心主力。
由此可见,“四川舰”其实已经是一艘拥有强大战斗力的航空母舰了。
![]()
但是,“四川舰”的厉害之处还不止于此。台湾专家所说的它超越“辽宁舰”和“山东舰”的“威胁性”,并不是指它简单地复制或超越了航母的空中和海上打击能力,而是因为它把“海空作战”和“两栖投送”这两种能力深深地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条传统航母根本不具备的“从海到陆的立体打击链条”。
作为我国最早的两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和“山东舰”的核心任务是夺取制空权,从而控制海洋。它们的作战方式主要是用舰载机去拦截敌人的战机、打击敌人的军舰,为整个舰队撑起一把安全的“保护伞”。
![]()
而“四川舰”在具备类似能力的基础上,还额外拥有航母没有的“重型两栖投送系统”——它舰体内有一个巨大的坞舱,可以装下3艘726型气垫登陆艇,每艘气垫艇能运载1辆99A主战坦克或者2辆04A步兵战车。
再配合上舰载直升机的垂直运输能力,“四川舰”单舰就能投送一支由一千多名海军陆战队员、几十辆重型装备组成的重装两栖合成营。
![]()
有公开的资料显示,如果由4艘“四川舰”组成一个两栖打击群,它们一次就能投送一个完整的重装合成旅,包括装甲突击、火力支援、防空反导等所有作战要素。
这种“空中有战机护航、海面有舰艇支援、陆地有重装部队推进”的立体登陆模式,正是进行登岛作战、打击沿海目标最需要的核心能力,而这一点恰恰是“辽宁舰”和“山东舰”无法做到的。
在真实的战斗场景里,“四川舰”这种“多面手”的特性会让它的威慑力变得更大。如果发生了登岛冲突,“辽宁舰”和“山东舰”可以优先部署在远海,用“歼-15”舰载机建立起外围的防空圈,阻止敌人的航母和战机靠近。
而“四川舰”则可以直接前进到作战区域附近,一方面用“歼-35”、“攻击-11”隐身无人机去打击敌人滩头的阵地、雷达站、导弹发射架,为登陆部队扫清障碍;另一方面,同时动用气垫登陆艇和“直-20”直升机,把“99A”坦克、两栖装甲车快速运送上岸。
这样就实现了“火力覆盖”和“兵力突击”同步进行,能一举攻占重要的军事目标。
![]()
更重要的是,“四川舰”的建造成本远低于航母——据说单舰造价大约80亿元人民币,只有“福建舰”航母的八分之一,但它却能承担航母大约六成的舰载机作战任务,再加上百分之百的两栖投送任务。
这种“花钱少、功能多”的特点,使得我们可以大量建造和部署它,形成“多舰协同、连续发动攻击”的作战体系。
这正是让某些势力感到害怕的地方:传统航母的威慑力体现在“远洋决战”上,而“四川舰”的威慑力直接体现在“控制沿海”和“登陆上岸”上,它让“登岛作战”从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变成了实实在在可以执行的军事行动。
可以这么说:“辽宁舰”、“山东舰”乃至“福建舰”的服役,让中国海军具备了在远洋掌握制空权的能力;
而“四川舰”的出现,则是补上了“两栖突击”这块关键的短板,从而形成了一个“远海有航母保护、近岸有两栖舰突击”的完整作战链条。
当一艘军舰既能在海上拦截敌机,又能往陆地上投送坦克的时候,任何依靠滩头阵地和近海防御来“阻止登陆”的企图,都将变得非常脆弱。
![]()
从本质上讲,认为“四川舰”威胁性超过航母的观点,反映的是中国海军作战理念的升级——我们不再追求某一种单一军舰的性能要做到极致碾压,而是通过让不同种类的军舰功能融合、加上技术创新,来构建一套更适应国家实际需求的、体系化的作战能力。
有人总结说,“辽宁舰”和“山东舰”解决了我们“有没有航母”的问题,“福建舰”解决了我们“航母强不强”的问题,而“四川舰”解决的,是“如何把海空优势最终转化成对陆地的实际控制”的问题。
像后者这种“既能打海战,又能送陆军”的多功能舰艇,它的战略价值自然就超越了单纯负责制空的航母。毫不夸张地说,美军看了“四川舰”的设计和功能,可能也会羡慕地睁大眼睛说一句“真香”。
![]()
未来,随着“四川舰”正式服役并形成战斗力,中国海军将建立起“航母编队”和“两栖打击群”协同作战的新模式:
航母负责在远海提供屏障,两栖攻击舰负责在近岸进行突击,再配合无人机、高超音速导弹等提供精准打击,共同构建起一个从远海到近岸、从空中到陆地的全方位、立体化的防御和进攻体系。
![]()
这种体系化的作战能力,不是靠某一艘军舰的“单打独斗”,而是中国海军整体转型和建设的必然结果——它有力地证明,我们有能力、有各种手段来捍卫国家的每一寸领土。
任何企图分裂国家的挑衅行为,都必将在这股钢铁洪流面前被彻底粉碎。
消息来源:《北京日报》11月19日报道《岛内有人称四川舰“威胁性”超过山东舰与辽宁舰,国台办回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