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亚马逊上线了一个独立的低价商城App,并迅速进入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是亚马逊向新兴市场大踏步进军的一个重要动作,也是其在低价市场上,从“防守”转向“进攻”的重要标志。
该低价商城App独立运作,不受主站规则的约束。它将放下“配送速度”“优质服务”等方面的包袱,轻装上阵,与Temu们在“价格“这个维度上,展开一场更纯粹、更激烈的争夺战。那么,在这场争夺战中,亚马逊的胜算如何?
01.
亚马逊发起反攻
亚马逊近日宣布,推出了一款名为Amazon Bazaar购物App。Amazon Bazaar并不是一个新东西 ,它是亚马逊的“低价电商”业务之一,2024年在印度上线,然后扩展至沙特阿拉伯、墨西哥、阿联酋等国家。
如今,亚马逊为Bazaar单独推出了一个App,并一下子将业务铺到了菲律宾、科威特、卡塔尔、巴林、阿曼、秘鲁、厄瓜多尔、阿根廷、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共和国、牙买加和尼日利亚等14个市场。
亚马逊手握了两张“低价电商”的牌,左手是Amazon Haul ,右手是Amazon Bazaar。在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和澳大利亚等“相对发达的市场”,亚马逊推出Amazon Haul ,而在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巴林、多米尼加、厄瓜多尔等“新兴市场”,亚马逊布局的是Amazon Bazaar。
亚马逊之所以搞出了那么多名头,是因为它非常重视“定位”和“区隔”。
Amazon Haul 是嵌入在亚马逊主站里的一个频道,其主要的功能,是为主站做一个补充,并在Prime配送服务的支持下,通过“快配送+低售价”的差异化服务,留住低价商品的购物者,并抵御Temu们的进攻。
相比之下,Amazon Bazaar是独立于主站之外的存在,甩掉了亚马逊的传统包袱,可以做到轻装上阵,并更加纯粹地在“低价”这一个单维度上,与Temu们展开角逐。鉴于Temu以超预期的低价,俘获了大量消费者的心,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地忍受更长的到货时间,为此,Amazon Bazaar也牺牲了时效,将商品从亚马逊全球物流中心发货到全国各个市场,使订单最长送达时间延长至2周,以维持更低的商品售价。
![]()
亚马逊披露了Bazaar App的界面,其功能简单,色彩明丽,跟Temu一样,加入了一系列的互动娱乐的功能,大多数商品价格低于10 美元,部分商品低至2美元
![]()
Bazaar围绕着“低价”和“体验”,做了很多文章:一、新客户首单可享五折优惠。订单金额只要达到当地最低消费额,即可享受免费送货,低于最低消费额的订单,则需支付标准运费;
二、推出一系列“互动功能”,用户可以抽奖、闯关、返现,用一系列的“娱乐+分享”,激活用户,留住用户,同时让用户体验到一次又一次“降价”的快乐。
不过,亚马逊虽然给Amazon Bazaar戴上“低价电商”的帽子,但依然给了它巨大的支持。亚马逊承诺,Bazaar会保留Amazon主站的评价和评分体系,所有商品都会经过质量检测。与此同时,用户可以用同一个亚马逊账号登录,看到跟主站一样的“信任标志”。
目前,Bazaar App推出了中文、英语、法语、德语等六种语言,并支持本地货币结算,同时还将推出其他本地化动作。
Bazaar独立App,与风格沉重并以“搜索结果优化”为核心的亚马逊主站,形成了巨大的差异,足以说明了亚马逊探索新业务的决心。
02.
亚马逊的胜算几何?
近年来,亚马逊无论在欧美成熟市场,还是在新兴市场,都遭到了来自Temu、SHEIN的强力挑战。
在欧美成熟市场,Temu、SHEIN抢走了“低价电商”的认知。当这批顾客用脚投票之后,也促使一批做低价商品的卖家,迁移到其他平台,使亚马逊“更多供应商-更低成本结构-更低价格”的增长循环受到挑战。
![]()
图/亚马逊飞轮
与此同时,Temu、SHEIN在新兴市场狂飙突进,蚕食大量地盘。
Temu在2024年,进入尼日利亚,迅速登上尼日利亚安卓/iOS 下载榜的榜首。而在亚马逊非常重视的巴西市场,Temu在进入的第六个月里,下载量超过了老牌玩家Shopee。SHEIN则在2020年进入南非市场,2023年8月,SHEIN成为南非Google Play下载次数最多的购物类App;
数据显示,Temu已进入至少90个国家,而SHEIN更是布局了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意味着,无论在成熟市场,还是新兴市场,亚马逊都遭到了来自Temu、SHEIN等的全面包围。在这种情况下,亚马逊必须迈出关键的一步,主动迎击,在这种背景之下,才推出了独立的低价商城App。
那么,亚马逊在低价电商方面的胜算如何?
首先是Amazon Haul 。目前,Haul 在美国处于一种聊胜于无的微妙境地。深圳一位卖家向「蓝海亿观」透露,目前,Haul 处于“流量少+单量少”的状态。虽然美国取消T86小包裹免税政策,重创了Temu,但是Haul 也同样没有讨到便宜。
此外,Haul 的许多商品,与亚马逊主站商品存在重叠,商品种类也相对单一,没有给消费者带来太大的惊喜,总体来说,没有太大的亮点。
不过,Haul作为亚马逊的“低价缓冲地带”的意义,会持续存在。因此,亚马逊持续给Haul 提供更明显的流量入口,例如,在亚马逊AI购物辅助工具Rufus页面下,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Amazon Haul”标签的商品,与此同时,营销公司Tinuiti 发现,Temu在T86关税新政之后,其Google 购物广告的展示量已从20%降至0。在这一情况下,亚马逊逆势而上,将大量广告买了下来,用来推广 Haul 的商品。
这意味着,接下来在美国市场里,“Temu 退,Haul进“的状态会持续进行下去。在Temu后撤之际,亚马逊将带着Haul, 积极拓充自己的领地。
其次是Amazon Bazaar。它将在新兴市场,与Temu进行一场“全托管平台定价”与“卖家自主定价”的模式大比拼以及供应链响应能力的大比拼。
Temu的全托管模式虽然在美国遭遇了挫折,但是在新兴市场,它依然有很强的杀伤力。Temu的全托管模式,相当于一个“中心化”运作的“军团”。这一“军团”,一端连接源头工厂,一端连接终端消费者,步伐坚定,整齐划一,以超出想象的低价,迅速占领市场。相比之下,Amazon Bazaar则由“卖家自主定价”。卖家在定价时,往往没有那么“狠”,即便有部分卖家足够“狠”,愿意大幅度降价,但他们各行其是,没有整齐划一的动作,往往很难形成一个规模化的“低价冲击波”。
总体而言,在供应链响应速度以及低价维持方面,Bazaar或将在接下来相当长的时间里,被先行一步的Temu,压过一头。
Bazaar到底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有待时间的验证。
不过,随着Bazaar在各国逐步推广,工厂型和白牌卖家也将迎来一个新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已经在Temu、SHEIN等平台上销售的卖家,或者在墨西哥、阿联酋等布局了海外仓的卖家,他们在打样、备货、定价、发货等方面轻车熟路,或可在Bazaar一试。(蓝海亿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