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军的三大主力中,走出开国将军数量最多的是红四方面军,共有700余位,属实兵强马壮。
而在这700多人里,程世才的经历称得上独特,他本是一名政工干部,因作战勇猛被徐向前发掘并努力培养,转而在军事指挥一线有了更大成就,年仅23岁就成了红军的军长。
他当上军长的时间是1935年,很多后来的开国上将同时期只是团级干部,起点没法比。本来按照这个发展曲线,程世才1955年起码也能评个上将,可惜的是,自从进入抗日战争后,他就再也不复当初的辉煌。
在东北时期,这位昔日徐向前的“爱徒”、四方面军的猛将,一度被安排在二线军区,都没机会建立战功。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一切还得从程世才的经历说起。
![]()
一、得徐帅栽培的天才将军
程世才1913年出生于湖北大悟,17岁时参加红军,军事生涯早几年都是政工干部,担任过连指导员、团政委等职。
1932年红四方面军向西转移时,国民党调集大量军队围追堵截,一次激战中红33团团长吴云山不幸牺牲,士气陷入低迷。
时任该团政委的程世才立即接过指挥权,做好部署后,他操起砍刀带队冲锋,两次受重伤昏迷,如此悍不畏死,让麾下大为振奋,最后顺利突围。
而徐向前听说此事后,认为程世才是可造之材,就多次耳提面命,并给予他指挥的机会。
1933年的反“三路围攻”,徐帅制定诱敌深入的战略,提出各部应依托地形构筑工事,逐步收缩,梯次消耗敌有生力量,再伺机还击。
![]()
一些干部认为眼下部队求战心切,不太理解为何还要退却。而程世才领悟到了策略之妙,并提出建议,可以抽调精干部队迂回到敌左翼部队的后方。此路敌人与大军脱节,是我军最佳目标,只要将其击溃,另两路敌人不攻自破。
徐帅看后连连称赞,将这个任务交给了程世才。1933年5月19日夜,程世才奉命带领33团长途奔袭,于21日凌晨4时突然发起攻击。毫无防备的川军难以阻挡,13个团乱做一团,旅长杨杰被俘。
红军发起反攻后,徐帅还特意抽空来到33团表扬:你们在余家湾的突然行动,一举斩断川军防线,敌军全线败退。我军以最小的代价取得了最大的胜利,你们是功臣。
这一战,是“师徒”间的默契配合,此后程世才升迁速度极快,在将星如云的红四方面军中脱颖而出。
![]()
1933年10月,川军兵分六路进攻我川陕苏区,程世才接到一项紧急任命——由89师政委调为88师师长。
徐向前对三十军的三个师进行了精心调整,每师精选出一个主力团,合并重组为新的88师,让程世才来挑起大梁。
新的88师下辖263团、265团、268团,这三个团分别被四方面军总部授予过“能攻钢军”、“夜老虎”、“能守钢军”的光荣称号。强强结合,新的88师堪称红四方面军最强的主力师。
在战斗进行的过程中,程世才也是直接受徐帅直接指挥,有徐帅的点拨,88师打出了非常耀眼的成绩。这还没结束,程世才后来的红军生涯依然很顺,在1935年余天云接替王树声担任31军军长时,他被任命为30军代军长。
同年6月懋功会师,毛主席都很惊讶,握着程世才的手赞叹道:“你这个军长,年纪真是轻啊!”
![]()
23岁就能指挥千军万马,前途看起来一片光明,只可惜后来情况急转直下。当然,他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只是被红四方面军领导人老张影响到了。
老张眼看中央红军虚弱,就妄图凭借武力获取更大的权力,两部因此有过一系列纠葛,最终发生了草地分兵。
不过老张南下后在百丈关碰得头破血流,不得以放弃了“打到成都吃大米”的想法。等红二方面军赶来甘孜会师后,部队才逐渐北上。
只是没想到,国民党迅速派兵抢占了渡口,没能过黄河的红军只得进行西征,其中就包括了程世才及麾下的红30军。
此次西征的结局想必大家都知道,特别惨痛,参战的三个军,红5军军长董振堂、红9军孙玉清都不幸牺牲,只有程世才一人幸存。虽然他与政委李先念带了一部分队伍抵达新疆,但整体上的战败对他的打击非常大,后来就再也没有曾经的高度。
![]()
二、没有合适的职务让程世才大展拳脚
程世才从新疆辗转至延安后,被安排进入抗大学习,1939年才出任冀热察挺进军参谋长,随萧克一同挺进平西。
最开始萧克对他很重视,准备让他去接管宋时轮支队,但宋支队的人比较齐心,跟萧克起了次冲突,不久便向雁北转移。这导致平西的武装力量被严重削弱,程世才也无兵可带。
后来萧克对程世才的态度就有些奇怪了,其领导的冀热察军政委员会由五人组成:萧克、宋时轮、邓华、马辉之、伍晋南。
宋时轮跟邓华离开后,委员会就出现两个缺额。程世才对自己一开始没入选是理解的,毕竟宋、邓各率一个支队,马辉之是冀热察区党委书记,伍晋南是冀热察挺进军政治部主任,这几个自己顶替不了。
但宋、邓走后,萧克宁愿让委员会空着两个位置,也没把程世才拉进去,这就让他有些情绪了。
![]()
1940年春,萧克去抗大二分校作报告时,遇到时任二分校训练部部长的湖南老乡徐德操,萧克提出让徐去平西帮助自己参谋军事,不久徐过来担任冀热察挺进军参谋长,一来就进了军政委员会。
程世才感觉自己没发展,就提出到平北去开创局面,可惜平北距离日寇侵占的沦陷区太近,敌我力量悬殊,没什么回旋余地,最终只能退回平西。
在撤退时,日寇派兵追击,程世才率部与敌大战数日,打出了一比一的战损比。本来人数、武器都落后,能打成这样已算不成,但萧克还是批评了程世才。
没多久,程世才就离开平西,此后几年没有再打仗的机会。
![]()
1945年,程世才奉命前往东北,之后成了三纵司令员。这是东北最早建立的五个野战纵队之一,能让他执掌,也是非常重视。
但自从四平保卫战后,三纵的战绩就不太好,尤其是南满保卫战。东总明明已告知,南满的防线极为重要,需稳住阵地。
然而,程世才面对局势变化,依然坚持分兵迎敌,试图用过去的作战思路解决问题。结果导致南满防线失守。这一失利,遭到总部批评,致电时这样说了一句:你们自敌发动攻势以来,最近尽是打击溃战,或被敌击退。这种仗会使士气越打越低。
虽然大家都知道程世才能力强,但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阶段,东总不敢去赌程世才什么时候能发挥好,所以只能换人。此后程世才就逐步转到二线,历任南满军区司令员、辽东军区司令员、辽西军区司令员等职。
![]()
由于后半段缺乏足够的职务和战功,1955年程世才被授予中将军衔。对于红军的主力军长来说,这肯定低了,但综合看后来的战功、职务,其实也算合理。时也,命也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