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东陵不同阶段的建筑,反映了清朝不同时期精神状态和社会风貌。今天请您和小编一起探寻一下清东陵文化与清朝历史的关系吧!
![]()
清初,满族从东北地区入主中原,其一统天下,精神焕发的豪迈之情是可想而知的。虽然孝陵是在当时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修建的,但是这一精神面貌还是从孝陵石像生的雕刻技法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
![]()
![]()
孝陵石像生包括狮子、狻猊、骆驼、象、麒麟、马各一立一卧、武将、文臣各3对,共计18对,构成了威武雄壮的阵容。这些雕刻着重突出神似:石狮的雕刻奇张性地显示出腿部肌肉的力度,虽不张牙舞爪,而威武雄壮之神态毕肖;石马的前胸宽阔,肌肉发达昂首挺胸,大有奔驰千里勇往直前的气势,表现出清朝统治者入关初期的那种蓬勃向上的奋斗精神;武将的雕刻形神兼备,面部表情似笑非笑,和蔼中隐隐透出刚毅勇猛之气;文臣的雕刻面部笑容可掬,表现出踌躇满志的神态。
![]()
而修建于清朝经济繁荣时期的康熙皇帝景陵的石像生和乾隆皇帝裕陵石像生则雕刻得庄重平和,反映出当时经济繁荣、天下太平,各民族大融合,人们安居乐业的和谐氛围。
![]()
![]()
定陵石像生的雕刻虽然技法细腻,但显得萎靡无力,呆板而缺少神采,反映出当时处于内忧外患形势下统治阶级一愁莫展,精神颓丧的精神状态。清朝末期的奢侈之风在慈安陵、慈禧陵的建筑上也得到了反映。尤其是慈禧陵三大殿全部采用上等的黄花梨木,内外檐装饰采用最高级金龙和玺彩画,仅此一项就耗费黄金4592两,豪华程度举世罕见。
![]()
清东陵历经了三百多个春秋,其所负载的各种信息是清朝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综合反映,是研究清朝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
摘自《清东陵文粹》
配图:徐贺齐 乍 暖 柳 白
排版:李 晔
校对:张孝颖 刘 琦
总编:杨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