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终于对台下手了!
据台湾风传媒网站11月18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17日在白宫受访时,再度用强烈字眼谈芯片产业,把矛头同时指向过去美国的政策失误与台湾的高度集中生产。他形容,美国当年“愚蠢地”放手让芯片制造业外移,导致“台湾现在生产了几乎100%的芯片,这太丢脸了”,并宣称靠着关税,而非芯片法案,美国正一步步把芯片生产夺回来。
![]()
特朗普这番言论看起来是痛斥、是埋怨、是不满,但事实上是为了“收割”台积电做铺垫。
特朗普并非第一次拿芯片产业“开炮”。早在11月2日的采访中,他就直言 “两年后美国将控制40%到50%的芯片市场份额”,而秘诀不是拜登政府力推的《芯片法案》,而是特朗普擅长的“关税大棒”。
特朗普口中“台湾生产几乎100% 芯片”的说法,虽有夸张成分,实际台积电全球晶圆代工市占率约60%,先进制程占比超90%,却精准点出了台积电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核心地位。这家被台湾民众称为“护台神山”的企业,如今正一步步沦为美国地缘战略的“棋子”,“美积电”的蜕变已初现端倪。
台积电赴美投资的规模,早已超出正常商业逻辑。最初规划的650亿美元投资,在特朗普政府的施压下不断加码,如今已飙升至2000亿美元,涵盖3座芯片厂、2座先进封装厂及研发中心。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国通过《芯片法案》设置了严苛的“护栏条款”:获得补贴的企业10年内不得在华扩大先进产能,技术合作也受到严格限制。这意味着台积电一旦接受美国补贴,就必须切断与中国市场的深度绑定,彻底沦为美国产业链的一环。
![]()
美国计划用心险恶
如果说“夺回芯片生产”是美国的表面目标,那么“遏制中国芯片产业超越”才是其隐藏最深的战略意图。特朗普在采访中明确表态:“我们自己应该在人工智能、芯片和其他先进技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这番话的潜台词的是,绝不能让中国在芯片领域实现突破。
美国对中国芯片的遏制,早已从“暗战”转为“明攻”。2022年出台的《芯片和科学法案》,通过补贴与限制双管齐下,试图切断中国芯片企业获取先进技术与设备的渠道;2023年的“护栏规则”进一步收紧,禁止受助企业向中国转移先进产能,甚至限制传统技术产能扩张超过10%。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已有超过200家中国实体被列入芯片出口管制清单,涵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
为何美国对中国芯片如此“忌惮”?因为中国的技术突破速度超出了美国的预期。近年来,中国芯片企业在光刻机、EDA软件等“卡脖子”领域持续攻关,标志着中国在先进制程上已打破美国的垄断企图。更重要的是,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一旦技术成熟,将彻底重构全球芯片产业格局,动摇美国的科技霸权根基。
![]()
说在最后,特朗普的“丢脸”论,本质是对中国芯片进步的焦虑反应。美国当年“愚蠢地放手芯片制造业外移”,实则是基于“中国永远无法掌握先进芯片技术”的傲慢判断,将低附加值制造环节转移到亚洲,自己掌控设计与设备环节。如今中国芯片产业的崛起,打破了美国的“技术垄断神话”,让其不得不仓促调整战略,通过强取豪夺台积电产能,构筑新的技术封锁线。
美国强行推动芯片产业链“去中国化”,试图将台积电变成“美积电”,最终只会导致多输局面。对台湾而言,半导体产业是经济支柱,台积电的迁移意味着核心技术与就业岗位流失,“护台神山”沦为“美国棋子”,台湾经济将彻底失去自主发展的根基;对台积电而言,脱离中国市场与完整产业链,不仅面临成本高企、获利下滑的困境,还将失去全球最大的增长引擎,最终沦为美国科技霸权的“牺牲品”;对美国而言,这种“霸权式重构”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将导致全球芯片价格上涨,拖累相关制造业成本,同时引发其他国家对美国技术霸权的警惕,加速全球产业链“多极化”进程。
美国搞限制“脱钩”只会损人害己,任何限制打压都阻挡不了中国科技发展和产业进步的步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