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实小,由两所百年老校在58年合并而成,一家是建校1902年的天赐庄小学,另一家是建于1906年的振华小学,最初靠王季玉捐赠东小桥下塘16号祖产提供场地,在这里起步后这十梓街南凤凰街东的校址延续至今。
该校1962年更名为江苏新苏师范学校附属第二小学,1968年改为培红小学,1973年改为红旗区实验小学,1979年又改名为沧浪区实验小学。
该校曾经有过三名院士校友,他们是王守武,王守觉,何泽慧,还有费孝通,袁伟民,张军等名人校友。
勤惜实小:创办于1906年,最初叫第十七初等小学校,地址在东北街灵迹司堂,六中东侧,属于道教殿堂,学校建校118年里改过名字11次,由于校舍拥挤,后来租用东北街15号的勤惜庵作为新校址,1948年改名为勤惜国民学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改名东风小学,1977年又改名娄门小学,1999年娄江小学并入又改名后的勤惜小学(有人说上海某高官毕业于勤惜小学)。
勤惜小学2006年在平江新城易地重建,定名勤惜实验小学,勤惜小学和隔壁邻居东风丝织厂长风厂关系良好,互相帮助传为佳话,毕业的学生大部分去了六中和36中,36中已经没有了。
勤惜老校区劝学亭上有一百年紫藤令人难忘,上世纪三十年代苏州流行一副对联:少年勤惜时,老牛善耕田,足见当年这两所学校在苏州教育界的地位。
善耕小学最早叫长洲县官立高等小学堂,1914年迁到谢衙前38号灵鹫禅寺,1930年第五任韩校长改学校名字为善耕,1945年苏州日军的投降仪式在善耕小学内举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改名三个学校,1972年恢复善耕名字,该校的大殿后来迁到了中张家巷昆剧博物馆,后来又有三所小学并入,2008年更名善耕实验小学,2009年迁至平江新城,该校曾走出来四名院士。
善耕老校区成为三中的宿舍区,有老校友回忆校内有两棵百年银杏令人难忘,七十年代光明小学也曾并入该校,最令人难忘的是善耕小学西侧路口曾有一家杂货小店,店老板是一位微胖男子,脚有残疾,一张冷酷的脸三十年对着走过的小学生从来没有改变过。(以上内容大部分来自苏妈聊教育)(留言讨论老底子苏州的故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