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 天津朝阳里社区:70%居民是志愿者,打造基层发展新样板

0
分享至

作为民政部确认的“全国第一个社区志愿者组织发祥地”,天津和平区新兴街道朝阳里社区始终以绿色低碳为导向,凝聚志愿力量激活基层治理“绿色细胞”。如今,社区3971名注册志愿者(占常住人口70%)已成为推动生态环保的中坚力量,通过党建引领、“三个聚焦”“三期十步”等创新实践,将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融入社区肌理,打造出基层绿色发展的“天津样板”。

党建领航聚合力 激活环保“红色引擎”

朝阳里社区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将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推动绿色行动的“红色阵地”。社区主动联动市、区生态环境局,天津医科大学团委、天津一中等63家单位共建,创新成立“朝阳志愿学院”,开设“AI与环境保护”“智能垃圾分类”等特色课程,既提升志愿者环保专业素养,又搭建起“志愿服务+社区治理”深度融合的平台。

在此基础上,社区探索出社区生态环保志愿者队伍“一线二化三期十步法培育模式”,以党建引领串联多方资源,形成“共治共建共享”的生态环境治理宣教格局。如今,从党员干部到高校学子,从企业职工到社区居民,各方力量在“红色引擎”带动下,共同投身社区环保行动,让绿色低碳理念从“口号”变为“行动”。

“三个聚焦”办实事 志愿与服务双向奔赴

“环保不是少数人的事,要让每个社区细胞都动起来。”朝阳里社区通过“聚焦社区、聚焦家庭、聚焦个人”的分层实践,实现志愿服务与居民需求的精准对接。

聚焦“社区”,以干部为核心、居民为主体组建志愿队伍,持续通过《居民需求调查问卷》捕捉居民诉求。针对绿色生活需求,社区推出“绿趣园”项目,并依托“五社联动”机制整合资源。例如,联合天津市“绿邻居”社会组织实施“春泥行动”,既建成“一米菜园”惠及居民,又巧妙解决旧物处置难题,成为社区治理的“金钥匙”。


聚焦“家庭”,社区盘活科普基地、妇女儿童之家、退役军人之家等阵地,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光盘行动。在全国生态日期间,一场“变废为宝时装秀”引发热潮:孩子们身着旧袋子缝制的“消防服”、旧蚊帐改造的“公主纱裙”,17组家庭现场展示环保创意、分享绿色“金点子”,让环保理念在亲子互动中扎根。

聚焦“个人”,社区引导居民践行《公民十条》《天津市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通过“社区最美环保志愿者”评选挖掘身边榜样。“家电翻新达人”何文林、“雨水收集达人”杨凤珍的故事广为流传;“天津市老雷锋”齐大爷更用家庭废料制作革命红船模型,将快递盒、泡沫包装变成手工艺品,红船模型在社区公益嘉年华义卖中被“一抢而空”,实现了“环保+公益”双赢。2024年,齐大爷牵头成立“绿朝阳工作坊”,组织亲子家庭开展剪纸、瓷刻、画蛋壳等废物利用活动,营造出“大手拉小手,环保天天有”的浓厚氛围。

“三期十步”促长效 打造“无废社区”样板

为让绿色志愿行动可持续,朝阳里社区创新采用“三期十步”项目运作法:导入期聚焦人才发掘与团队组建,成长期侧重制度建设、品牌打造,成熟期则通过总结评估实现机制化运行。2023年,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支持下,《朝阳里零废弃社区建设示范项目》成功落地,进一步推动社区环保工作标准化、规范化。

目前,社区263名环保志愿者涵盖党员、退役军人、青少年、楼门院长等群体,组建起红色宣传、绿色便民、蓝色种植、金色亲子、橙色公益的“五彩”生态志愿团队。3年来,团队累计举办环保公益活动286场,处理二手物品4200余件,厨余堆肥量达1436.34千克,有效实现垃圾减量,让“无废社区”从愿景变为现实。

如今的朝阳里社区,不仅将传统手工艺与生态环保理念创新融合,更通过居民自发传播环保理念,凝聚起强大集体行动力。作为中国基层社区生态文明实践的缩影,这里正以鲜活的治理成果,向海内外学访团展现着“绿色志愿行”绘就的百姓幸福生活新画卷。

来源 | 《环境保护》杂志

编辑 | 张春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生态环境部 incentive-icons
生态环境部
生态环境部
17828文章数 3358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