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0
分享至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在“十五五”时期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理念改革创新

  思政课工作体系展现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将思政课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论断和战略部署,准确揭示了思政课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核心价值和独特地位,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办什么样的思政课、怎样办思政课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为推动思政课工作体系高质量发展锚定了根本方向。为将创新理念转化为生动教育实践和坚实制度保障,党和国家相关部门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出台系列政策文件,确保思政课改革举措可操作、能落地、见实效。

  在理念创新和有力政策的驱动下,高校思政课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思政课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发生深层次变革,教师队伍结构和素质实现整体性改善,课程的教学吸引力、理论说服力和思想感染力显著增强,思政课建设环境和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思政课工作体系展现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教学改革创新

  促进思政课育人质量提升

  当代大学生亲身见证并深切认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具有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是真正平视世界的一代。他们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强,善用数智技术获取信息,习惯交互式、体验式学习,这对思政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在教学内容上,要加快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思政课教师既要把理论问题讲清楚讲透彻,更要紧密联系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在理论与现实的对话中做好解疑释惑和教育引导。

  在教学方法上,要善用数智技术赋能思政课改革创新。高校要积极推动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拓展育人场域;建设智慧教学平台,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开发虚拟仿真教学场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互动性。同时,思政课教师要贴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话语习惯,创新教学表达,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将抽象理论转化为生动叙事,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在教学格局上,高质量推进“大思政课”协同育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要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认知。通过拓展教学场域、整合社会资源、强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让思政课更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心灵,真正实现入脑入心。

  队伍改革创新

  激发思政课教师队伍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面向“十五五”时期,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殷切嘱托,做好以下几点。

  筑牢政治根基,拓展理论视野。思政课教师既要依托常态化政治理论学习机制,深入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创新理论,又要具备宽广的知识视野和理论格局,做“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善于从古今中外文明、文化成果的比较和借鉴中,深化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阐释,避免就理论讲理论。

  强化系统培养,推动跨界研究。高校要通过专题培训、学术研修和交流访学等形式,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鼓励思政课教师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教学规律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手段;推动思政课教师跨学科学习,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交流合作,提升综合素养,更好地应对复杂教学场景和学生学习需求。

  优化评价机制,激发队伍活力。高校要将育人成效作为评价核心指标,充分调动教师投身思政课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大对思政课教师在政策支持、资源配置和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为其职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鼓励他们乐教善教、潜心育人。

  学科改革创新

  为思政课教学提供理论支撑

  高校学科建设是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学术基础,科研水平的提升能够为思政课教学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高校要以学科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科研水平,实现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思政课教师要深刻把握“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核心要义,将科研方向聚焦于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理论分析、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的重要经验等重大课题开展研究,形成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学术成果。

  思政课教师要注重吸收前沿知识,强化交叉融合。高校要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深度融合,鼓励思政课教师学习借鉴各学科前沿理论和研究方法,关注全球思想动态、科技变革趋势和社会结构变迁,拓展研究视野,回应时代命题。

  思政课教师要坚持问题导向,扎根现实需求。思政课教师要深入研究教学重难点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让科研成果真正服务于教学实践,拓展思政课的理论深度、提升其现实说服力;推动科研成果及时向教学内容转化,引导学生接触学科前沿动态、参与学术研究,锻炼理论思维和创新能力。

  推动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是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高校要持续发扬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作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中国教育报》2025年11月20日 第05版

作者:蒋其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教育新闻网 incentive-icons
中国教育新闻网
教育部直属中国教育报刊社主管
66660文章数 1255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