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2025年第4期刊发的张志杰、李洪修、蒋维西《教师课程决策的道德向度及其实现》一文提出,教师的课程决策是一种道德实践,道德化是教师课程决策的必然追求。课程决策的道德向度主要是指教师在课程决策的过程中基于师德伦理的理性要求,自觉对课程诸多要素和方案进行道德判断和选择,使决策结果趋于道德化,符合伦理规范。教师的课程决策道德向度的表征体现在四个方面:在确立课程问题中体现学生主体立场的道德倾向,在制定课程方案中彰显文本的“道德价值”,在实施课程决策中追求实践的道德自觉,在评价课程决策效果中维护公平公正的道德效力。因此,教师课程决策道德向度的实现,需要课程决策的价值实现社会责任与主体自觉的契合,课程决策的行为着眼于公共意义和个体价值的实现,课程决策的结果要立足于对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协调。
(王若熙 辑)
《中国教育报》2025年11月20日 第06版
作者:王若熙 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