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注定不能成为盟友,普京为何依旧重视中国?北约施压、俄乌开战,国内经济问题迟迟无法解决,俄罗斯还能依靠谁呢?
在第十一届中俄党际交流会召开之际,俄罗斯公开了一封贺信,俄总统普京在信里强调,莫斯科与北京在国际事务中密切协作,对构建更加公平的国际秩序、以及世界多极化发展都是大有帮助的。他还特别点出,两国政党之间的对话,一直是中俄双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央到地方,双方保持定期交流,既分享治党治国经验,也推进各类社会政治倡议。
![]()
不过话说回来,中俄走得再近,互动再频繁,也不是盟友。这一点中俄双方早就澄清过很多次,拉夫罗夫更是在最近表示中俄之间不存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为什么两国不结盟?首先,双方都奉行“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原则。简单来说就是,中俄两家邻居,平时互相帮衬、互通有无,但绝不强行绑定,彼此都留有余地,这样的关系,反而更自由、更可持续。其次,两国发展需求不同,中国要的是稳定的外部环境,如果中俄结盟,那中国被卷入俄乌冲突这类地缘争端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这不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俄罗斯作为传统大国,也有自己的战略自尊,不愿被外界视为“依附中国”。再者,“结伴不结盟”的模式反而更务实管用,中国持续从俄罗斯进口能源,帮它缓解西方制裁的经济压力;俄罗斯则在各类国际场合支持中国的正当主张,双方不搞军事捆绑,合作反而更稳健、更长久。
![]()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中俄不是盟友,那俄罗斯到底有没有真正的盟国?是不是最近和它越走越近的朝鲜?答案是否定的,即便普京去年访问平壤时,双方签署了一份军事互助条约,按照韩国的说法,朝鲜依据该条约,曾在乌军攻入库尔斯克地区时,向俄派出军事人员,俄罗斯则向朝方输送石油、粮食乃至防空导弹技术——但即便如此,俄官方从未承认两国是军事同盟。说白了,俄罗斯心里很清楚,朝鲜能提供的是战场急需的人力和弹药,自己能回馈的是资源和部分技术。这是一种各取所需的务实合作,而非真正意义上一起进退的同盟,真要涉及共同防御、军事共进退,俄罗斯并不愿意和朝鲜彻底绑定。
那么俄罗斯的盟友到底是谁呢?其实拉夫罗夫早就点破了,他表示俄罗斯只有3个盟友,就是俄罗斯的海陆空三军。这是句大实话,在国际关系中,再铁的“朋友”也可能在关键时刻动摇或退却,只有本国军队才是最可靠的后盾。俄乌冲突打到现在,集安组织内的“老伙伴”大多口惠而实不至;朝鲜再积极,也只是利益交换,谈不上战略依托。现在拉夫罗夫做出这个表态,说明俄罗斯越来越清醒,靠依附他国存活下去,小国或许可以这么做,但大国立足,只能靠自己。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