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有常,利民为本。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启航的历史交汇点,省级新区建设如何顺应人民期盼、夯实发展根基?
菏泽鲁西新区以行动作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一项项承诺,从“纸面”走向“地面”,让发展温度由厚重实际标注,让幸福注脚写进群众日常。
教育筑基筑牢区域发展软实力
在人民路中学,AI技术加持的智慧课堂,正在悄然改变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在虎头李小学,同学们在“雷锋农场”中体会劳动的价值;在八一路小学,“书香育人”的办学特色愈发鲜明,琅琅书声中孕育着新一代的成长力量;曹州武术学校探索的“武术+”跨项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渐显,一批优秀运动员在各类体育赛事中崭露头角……亮眼成绩的背后,是鲁西新区教育资源布局的持续优化与师资队伍建设的久久为功。
![]()
教育是民生之基,更是区域发展的长远之策,鲁西新区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重要民生工程,以扩优提质的扎实举措,为未来发展积蓄人才力量。通过新建八一路实验学校初中部、英才路小学,改扩建八一路小学等,持续扩增优质教育资源,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进一步缓解城区“大班额”问题。创新“名校引领、联盟共建、结对帮扶”机制,成立教育集团1个、教育联盟4个,组建21对城乡结对帮扶对子,乡村学校强校扩优辐射率超80%。鲁西新区初中阶段城乡均衡度0.84,位居菏泽市第一。
师资队伍建设同步发力,通过名师引领、研修赋能,构建起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目前,鲁西新区已汇聚省特级教师5人、齐鲁名师及培养人选4人、菏泽名校长9人、菏泽名师14人,建成省、市级“三名”工作室11个。2025年,选树47名区级师德标兵,9人获市级师德标兵称号。先后开展了鲁西新区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培训、中小学校(园)长任职资格培训、小学学科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等各类培训,促进教师队伍、教育管理队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同时,通过切实履行“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扎实推进学生资助工作,学前至高中各学段累计发放资助资金450万元,覆盖7981人次;发放大学阶段学费补偿19人,共计10.7万元。为2441名大学生成功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金额共计4008万元。各类资助资金发放及时率、准确率均达100%。
从优化布局到强化师资,从多元育人到精准资助,鲁西新区的教育实践清晰地表明,最好的教育,是真正面向人、成就人。如今,在这片热土上,教育的力量正在这里沉淀为区域发展最深厚的底蕴。
![]()
服务暖心打通民生“最后一公里”
“以前送货交接,日晒雨淋没处歇脚;现在驿站里能喝水、充电,还能看书!”在陈集镇传化物流港的“you新”驿站内,货车司机的一番话道出了新就业群体的真切感受。
![]()
同样的场景发生在丹阳街道万达金街党群服务中心里,“夜间送完单没有地方吃饭,我就会来这里煮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暖胃又暖心。”一位外卖骑手说。这里不仅是新就业群体们的能量加油站,也是遮风避雨的温馨港湾,更是交流互助的共享平台。
![]()
以党建为引领,鲁西新区将服务阵地建到群众身边,聚焦新就业群体需求,打造功能集成的“暖心站”,提供微波炉、急救药箱、休闲椅、饮水机、充电器、雨伞等6个基础服务和N个特色服务。通过精准服务,不仅让新就业群体暖在心里,更实现了基层治理与民生服务的双向赋能,让新就业群体在鲁西新区“安身、安心、安业”。
桩桩件件暖民心,一枝一叶总关情,鲁西新区的民生温度处处体现在细节里。如今,在鲁西新区,暖意流淌,欢声不断——幸福,正成为群众生活的日常注脚。
![]()
产业兴旺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会场上,“兵支书”张景宪化身助农带货主播,向全国消费者热情推介家乡优质农产品,让农产品搭上“数字快车”走向更广阔市场;在冯时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现代化蛋鸡养殖基地里,智能化设备精准调控温湿度与饲料供给,实现养殖效益大幅提升;在秋收时节,无人机化身“空中搬运工”高效吊运玉米,智能化烘干设备昼夜运转,让农户在“秋粮保卫战”中稳操胜券。
![]()
近年来,鲁西新区紧紧围绕“强基础、补短板、攻难题、提质效”的目标,多措并举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活力。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推进高标准农田提升改造7万亩,确保每年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50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4.6亿斤以上。稳步发展61家畜禽规模化养殖,肉蛋产量稳定在2000吨以上,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稳定在14家,营收超过30亿元。
立足资源禀赋,鲁西新区通过打造了一批农业特色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历史经典产品、乡村新业态产品,做强做优陈集山药、佃户屯芍药、马岭岗草莓、万福甜瓜等知名产品。在此基础上,着力推动三产融合,将山药、牡丹等乡村资源嵌入产业链,推进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协同发展,推动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全力打造集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三产融合示范区,促使28家6万余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产业联盟、25家规上食品加工企业形成56亿元营收规模,提供就业岗位3万余个,有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20年的14288元提升到了2024年的21335元。
从扛稳粮安的“责任田”,到拓宽增收的“幸福路”。如今在鲁西新区,产业兴旺的丰硕成果,正实实在在地转化为千家万户触手可及的幸福生活。
教育的均衡与优质、服务的精准与温暖、产业的兴旺与富民——鲁西新区用一项项掷地有声的承诺,一次次暖心惠民的行动,生动诠释了“利民为本”的深刻内涵。面向“十五五”,鲁西新区只会把民生实事办得更细更实,顺着群众的期盼往下走,让群众日子越过越有奔头,让高质量发展的每一步都踏在群众的心坎上。(文/郑文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