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上台不到一个月,防卫费提前达标、杀伤性武器出口松绑、核潜艇路线若隐若现,连印尼都被拉进防务快车道。
表面打着“印太和平”旗号,实则步步试探中国底线,更把台湾当作撬动地缘棋局的杠杆。
![]()
这不是偶然失言,而是一套精心设计的战略突进。
大家好呀,今天小汉这篇观察,就跟大家一起拆解这场正在加速的军事豪赌,看它到底能走多远,又会撞上什么墙。
一、安全战略全面右转
2025年11月,高市政府的一系列动作已经明确表明,日本想要强化军事能力,并已有严重军国主义倾向。
高市早苗上台仅一个月,便推动防卫费占GDP比重提前至本财年(2026年3月前)达到2%。
与此同时,她明确要求修订《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安保三文件”,并加快修改“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取消对杀伤性武器出口的多项限制。
![]()
这些并非孤立举措,而是一套环环相扣的战略设计。日本正从“专守防卫”向“能战国家”加速蜕变。
其核心逻辑是:以所谓“中国海上活动扩大”为由,制造安全威胁认知。
通过强化军备和对外军援,构建区域影响力;最终突破和平宪法约束,实现军事正常化。
![]()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近期已两次大幅放宽防卫装备出口限制。
2023年12月和2024年3月的调整,已允许日本向获得“生产许可”的国家直接出口杀伤性武器,并可附带条件销往另外15国。
![]()
如今,高市政权正考虑进一步松绑,甚至计划向印尼转让现役或即将退役的驱逐舰。
这种“以军援换合作”的模式,标志着日本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塑造安全格局。
![]()
更值得警惕的是,日本自民党与维新会于10月20日签署的联合执政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发展“下一代推进系统”潜艇,外界普遍解读为核动力潜艇铺路。
尽管日本尚未公开承认,但此举若成真,将彻底改变西太平洋水下力量平衡。
![]()
核潜艇具备长时间潜航、高速机动和远程打击能力,远超常规潜艇的战术范畴,属于典型的战略威慑平台。
这一系列动作表明,日本的安全战略已不再局限于应对“周边事态”,而是试图在更广阔的印太区域投射力量。
而台湾问题,不过是其撬动地区秩序的一个支点。
![]()
二、印尼站台意在何为
就在日本加速军事转型之际,印尼的配合显得格外关键。
11月17日至18日,日印举行外长防长“2+2”会谈,双方不仅确认深化OSA(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支援)机制合作,还安排印尼防长沙夫里实地参观横须贺基地的最上级驱逐舰和太极级潜艇。
![]()
日方官员透露,正考虑向印尼转让阿武隈级护卫舰。
这类舰艇虽已接近服役末期,但对东南亚国家而言仍具实战价值。
![]()
印尼的态度耐人寻味,作为东盟最大经济体和人口第一大国,印尼长期奉行“全方位外交”,既与中国保持紧密经贸联系(2024年双边贸易额超千亿美元),也积极与美日澳开展安全对话。
但此次高调参与日本主导的防务协调,时间点极为敏感:正值中日因高市涉台言论激烈交锋、中方已启动多维度反制之时。
![]()
当然,这背后印尼自由考虑,毕竟通过接受日本舰艇或技术援助,印尼既能获得装备升级,又可避免直接依赖美国带来的政治负担。
但问题在于,这种合作正在被赋予超出双边范畴的地缘意义。
![]()
日本将印尼定位为“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理念的关键伙伴,试图将其纳入对华战略围堵网络。
而印尼若过度靠近日方安全议程,恐将损害其在东盟内部倡导的“中心性”原则,甚至引发与中国关系的结构性紧张。
![]()
三、日本强军路线加速
印尼的配合,恰好契合了高市政权当前最迫切的战略需求。
也就是突破和平宪法束缚,打造“能战国家”。
![]()
自10月上任以来,高市早苗密集推动一系列军事政策调整:
提前实现防卫费占GDP 2%的目标、修订《国家安全保障战略》、放宽“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计划出口杀伤性武器,甚至图谋发展核动力潜艇。
![]()
这些动作背后,是一条清晰的逻辑链:以“中国威胁”为借口,制造安全焦虑;借美日同盟获取外部支持。
再通过拉拢印尼、澳大利亚等区域伙伴,构建多边安全网络,从而为其扩军修宪铺路。
![]()
10月底,小泉进次郎刚与美国防长赫格塞斯会谈;11月中旬,又与印尼防长深度互动。
而就在11月17日,澳大利亚与印尼宣布签署新安全条约。
如此一来,三方联动态势已然成型。
![]()
日本近期还组织三菱重工等13家防务企业赴澳参加“2025印度洋-太平洋国际海事博览会”,意图打开南太军火市场。
这种“政企协同、外交搭台、军工唱戏”的模式,显示出日本已不再满足于被动防御,而是主动输出安全理念与装备体系,试图重塑区域力量格局。
![]()
然而,这种激进转向面临内外双重压力。
国内,冲绳、长崎等地强烈反对修改“非核三原则”;前首相野田佳彦、鸠山由纪夫、石破茂均批评高市言论“轻率”“危险”。
国际上,除中国强烈反制外,韩国因独岛问题抗议,俄罗斯斥其“复仇主义”,朝鲜直接拒绝对话,日本在亚太的信任赤字正在扩大。
四、危险游戏难以为继
从历史角度看,日本当前的战略躁动令人不安。
高市早苗成长于保守主义家庭,熟读已被废止的《教育敕语》,多次参拜靖国神社,政治底色带有浓厚右翼色彩。
她将台湾视为“海上生命线”,幻想通过介入台海来提升日本战略地位,却忽视了一个基本现实:今日的中国已经不是百年前的大清。
![]()
中国拥有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区域拒止/反介入能力以及强大的经济反制工具。
相比之下,日本虽在反潜、雷达等领域有技术优势,但进攻性武器受限,关键资源依赖进口,军事自主性远不如表面看起来强大。
即便依托日美同盟,特朗普近期“很多盟国也称不上是朋友”的言论,也暴露了美国承诺的不确定性。
![]()
更关键的是,日本试图复制冷战思维,在印太构建排他性安全集团,但地区国家并不买账。
东盟多数成员坚持“不选边站队”,印尼虽与日本走近,但并未放弃对华合作。中国仍是印尼最大贸易伙伴,2025年双边贸易额超千亿美元。
在这种背景下,印尼的“站台”还需再谨慎考虑,毕竟时期过于特殊。
![]()
高市政权若继续以“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为口号推进军事冒险,不仅无法真正提升安全,反而会加速孤立。
中方已亮明底线:台湾问题不容干涉,武力介入即是侵略。
而经济、外交、军事的多维反制组合拳,足以让任何挑衅者付出沉重代价。
![]()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教训值得铭记。
当年偷袭珍珠港未能让日本赢得战争,今天借台海生事,同样不可能让日本重获所谓“大国地位”。
真正的安全,从来不是靠拉帮结派或炫耀武力,而是尊重邻国核心利益、维护区域和平稳定。
这一点,东京的决策者们恐怕还没真正想明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