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发了提醒,说日本那边不太平,有治安问题,还有歧视的事。可还是有不少人照样飞,748万人次,比前一年多出四成多。网上吵翻了,有人骂“这时候还去,是不是傻”,有人回“机票酒店退不掉,你替我出钱?”
![]()
很多人不是想去,是走不了。机票是11月15号之后买的,航空公司说只能退代金券;酒店和签证套餐通过第三方订,退一次扣一半,有的干脆不退。拖家带口的行程更麻烦,老人、孩子证件都办好了,一改全乱,只好硬着头皮上飞机。
吵来吵去,其实大家没选对错的,是被规则卡住。官方提醒归提醒,退票门槛、手续费、全家行程像绳子一样把人捆住。说“爱国”也好,“自由”也罢,落到自己头上,先算的是钱包和精力,不是口号。
![]()
去年中国游客在日本平均每人买11.9万日元的东西,今年只比外国人均多花一点点,连澳大利亚人38万日元的零头都不到。药妆店员工说,以前箱子塞满,现在年轻人只拿两三样,结账还要比价。
来的大多是第一次出国的90后、00后,住便宜民宿,吃便利店饭团,把钱花在环球影城门票和拍和服照,购物车里最多的是口罩和眼药水。日本媒体原先高兴“人数创新高”,一看账单立刻安静。
![]()
日本政府算过,如果明年中国游客再少一半,GDP会被拉低0.36%,损失超过2万亿日元。商家担心“人来了不掏钱”变成常态,泰国、越南、欧洲都在抢客,日本再不改服务、不修老旧的地铁厕所,回头客只会更少。
全文总结
这趟去日本,人多钱少,两边都别扭:官方劝别走,机票却不给退;商家盼扫货,年轻人只逛不买。表面看是游客变精了,骨子里是旧套路失效——日本想靠“免税”躺赚,中国旅客却开始算性价比、看安全感。
![]()
当出门选项从“只能去日本”变成“泰国也便宜、欧洲也免签”,谁还愿意为一张标签买单?生意要做长久,先得把客人当客人,而不是钱包。
如果下次退改签不再割肉,你还会把日本排在行程第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