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3月6日凌晨,海防港的夜色还没散去。
一片红光在水面上移动,很快接近了港口。
当时守在前沿阵地的中国军官张允诚觉得不对,马上发出十几发信号弹,可对方根本没理。
几分钟后,一发炮弹落在军火库,爆炸声震耳欲聋,火光把整座港口都照亮了。
谁也没想到,法国人会以这样的方式“先动手”。
那时候,中国远征军第130师驻守在这里。
![]()
部队的师长叫王理寰,是云南人,打过缅甸战役,带兵有一套,也有点倔。
他当晚其实没睡,一直坐在师部里等动静。
谁都知道,法国人那几天一直在试图强行登陆。
可这是中国军队的防区,不是法国说来就能来的。
说起来,这事儿还得从战后说起。
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按照盟军的安排,中国负责接收越南北部日本投降,英国负责南部。
![]()
法国呢?不在计划里。
可法国不甘心。
它当年失去了全部东南亚殖民地,越南就是它的“老地盘”,现在眼看着别人接手,它哪能忍?
于是法国人开始想办法“回去”,但显然不是通过正常渠道。
他们先是派人来昆明和中国军方打招呼,说要派飞机去越南和日军联系。
中国方面一听就明白,这不是来谈事的,是来抢投降果实的。
![]()
何应钦下令扣了法国人的飞机,明确表示:中国军队还没到河内,法国飞机别想动。
法国人碰了钉子,可没放弃。
几个月后,中国军队20万人进驻越南北部,法国人被挡在门外。
那会儿,越南本地已经有了临时政府,胡志明领导的“越盟”正在谋求独立,中国和他们保持比较克制的关系,基本上没干预内政。
可法国不一样,它是打算恢复殖民统治的。
到了1946年初,中国国内局势开始吃紧。
![]()
重庆谈判破裂,蒋介石准备全面调兵迎战共产党。
他从越南调回部队,只留下少量部队接防——其中就包括王理寰的130师,驻守战略港口海防。
这时候,法国人觉得机会来了。
他们和英国谈好,英国默认法国可以接手南越。
可法国不满足,它想连北越一块儿拿回来。
于是就有了接下来的这一幕:法国军舰从西贡出发,目标直指海防。
![]()
唯一的障碍,就是130师。
3月4日,法国代表阿夫申跑到130师师部,说要登陆海防,还拿出一份法文报纸,上面登了《中法协定》的内容,说中国同意法国接收越南北部。
王理寰看了看,没搭理他:“我没接到命令,谈不上交接。”
阿夫申急了,又来了一次,说法军已经出发了,明天早晨就到。
如果不让上岸,那就是妨碍国际合作。
王理寰这人话不多,但底线很清楚:“我是军人,守土有责。
![]()
不管谁来,没命令就不许动。”
到了第三次,阿夫申干脆说电报不通,没法通知舰队,让王理寰“体谅一下”。
王理寰听完,笑了:“你既然收不到电报,怎么知道舰队几点到?”
法国人说不出话来。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王理寰命令全师戒严,封锁港口,布置巷战预案——就算被打下港口,也要在市区死守。
那天夜里,海防市长组织民众送来了粮食和药品。
![]()
华侨也来了,说:“我们出了钱,你们就守住这地方。”
3月6日凌晨三点,法舰靠近港口。
王理寰没有立刻下令开火,而是等他们更近一些。
等到三艘军舰逼近港口,已经能看清甲板上的人影时,王理寰下令:“开火!”
几十门火炮齐发,一艘军舰起火沉没,两艘受创瘫痪。
其他舰只掉头撤退。
![]()
战斗打了不到两个小时。
清晨,法国舰队挂白旗求谈。
阿巴努中将上岸,先是摆架子,说王理寰破坏协定。
王理寰没惯着,直接怼了回去:“你们夜里炮击港口,谁先破坏协定?”
阿巴努哑口无言,最终道歉。
双方签署协定。
![]()
主要内容是:法军偷袭在先,损失自负;中国军队释放俘虏,法国赔偿损失;今后不得再擅自登陆。
这场战斗,中国方面仅三十人伤亡,法军死亡溺水五百多人,被俘两千五百多人。
王理寰判断得没错:法国所谓“两万人登陆”,压根是虚张声势。
战后,越南当地民众专程来慰问130师。
华侨代表团送来锦旗,“为国争光”四个字写得端正有力。
可这场胜利并没有改变大局。
![]()
根据中法此前签署的协定,中国军队还是要在几个月内撤出越南。
法国人重新登陆,占领了海防和河内。
但这一次,他们没那么嚣张了。
从那以后,法国在越南再也没有赢过一场像样的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