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
前言
美方选择在11月27日——感恩节前夕,向中方抛出所谓稀土合作协议的“最后期限”,时间点之微妙,意图之露骨,几乎毫不掩饰。
可就在他们准备享用火鸡大餐的同时,另一只手却正忙着把大批武器装备送往台湾地区,这种行径无异于“我一边揍你,一边命令你递上解渴的水”。
表面是协商谈判,实则夹带威胁,仿佛端着刀逼人送上节日贺礼,还美其名曰“合作共赢”。
![]()
一、一边握手一边挥刀:最离谱的“双标演出”
这场博弈中最讽刺的一幕,莫过于美方在公布新一轮对台军售清单时那副雷厉风行的姿态,动作快得仿佛生怕别人反应过来。
按常理推断,若真有合作意愿,至少应顾及对方的基本立场与核心关切,表现出最低限度的尊重与克制。
![]()
然而美方的做法恰恰相反:刚刚批准向台湾输送无人机系统和导弹关键零部件,紧接着财政部长贝森特便跳出来,语气强硬地设定截止日期——11月27日,不容商榷。
话里话外透着一股胁迫意味:必须签字,否则将面临关税升级、报复措施以及更严厉的制裁手段。
问题是,你刚触碰中国主权底线,武装分裂势力,转头就要求我们在战略资源领域“开绿灯”?
![]()
这不是双重标准,而是彻底的逻辑崩塌。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仍摆出一副“遵守国际规则”的姿态,仿佛自己才是受害者。
三个联合公报中关于一个中国原则的承诺,早已被束之高阁;台海问题作为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核心议题,美方却屡次主动踏入禁区,步步挑衅。
![]()
其真实图谋昭然若揭:政治上持续施压中国,经济上依赖中国的供应链支撑,战略层面则试图切断中国与全球高端制造体系的联系。
说白了,就是既要攫取利益,又不愿承担义务,同时还想在台海点燃更多火种。
从出发点就背离基本道义,结局自然不会如其所愿。
![]()
二、稀土卡脖子焦虑:不是挖不动,是他们“炼不了”
谈及稀土困境,不少人误以为美国缺乏矿产储备,事实并非如此。
美国境内同样蕴藏丰富稀土资源,真正的瓶颈在于——无法完成高效提纯与深加工。
当前美国最深的忧虑,并非无矿可采,而是整条产业链早已断裂多年。
![]()
多年来,“制造业回流”“重建工业基础”等口号喊得震天响,但一旦涉及稀土这类技术复杂、投资巨大、环保门槛极高的产业环节,立刻原形毕露。
投入资金?成本太高。项目审批?流程冗长。环境评估?民众抗议频发。企业投资?资本望而却步。这正是美国稀土产业的真实写照。
因此,美国军工集团真正依赖的,是全球唯一完整且成熟的精炼加工网络,而这套体系目前牢牢掌握在中国手中。
![]()
这也解释了为何贝森特态度急切如热锅上的蚂蚁:他们清楚,即便签署协议,只要相关材料流入美军工链条,就会触发中方严格的出口管制机制。
这套审查机制极为严密,核心标准只有一条——严禁用于任何军事用途。
![]()
美方对此心知肚明,正因如此,内心愈发不安。
因为美国国防工业追求的是“稳定、无条件、不间断”的供应保障,而非受限于合规审查的民用级原料。
于是我们看到了11月16日那次近乎失控的公开施压,本质不是推动合作,而是一场为生存续命的呐喊。
![]()
所谓的“稀土自主化计划”,美国已嚷嚷十余年,至今仍停留在幻灯片阶段。
现实给了他们沉重一击:产业链重建不能靠口号堆砌,技术壁垒无法用嘴突破,“去中国化”更非朝夕之功。
越是高喊“脱钩断链”,越暴露其深度依赖;越是急于摆脱,越显得寸步难行。
![]()
三、把盟友往火坑里推:美国的老掉牙套路又来了
当中美在稀土与军售问题上陷入僵持之际,美国的“侧翼策应”行动悄然启动。
日本政坛近期风向突变,右翼代表人物高市早苗等人涉台言论骤然升温,频率与烈度双双飙升。
这种高度同步的节奏,即便没有明文指令,也必然是美方默许甚至引导的结果。
![]()
说到底,美国意图打造区域联动效应:让台湾成为导火索,日本充当前沿支点,迫使中国陷入多线应对的被动局面,而自己则稳坐太平洋彼岸隔岸观火。
此举不仅居心叵测,而且极度危险。此次军售不仅是武器交易,更是向整个亚太释放明确信号:“准备好一起参战。”
但现实是:中国拥有《反外国制裁法》这一法律利器,凡参与对台军售者,必将遭受精准反制。
解放军在台海的演训早已实现常态化,任何风吹草动都将迅速引发高强度回应,火力网随时待命收紧。
![]()
日本地处第一岛链前沿,一旦局势失控,首当其冲承受冲击的将是自身安全,而非远在万里之外的美国本土。
这种策略,美其名曰“强化同盟”,实则是将盟友置于烈焰之上炙烤。
更何况,日本国内对于是否应在台海问题上冒险,本就存在深刻分歧,并非铁板一块。
美国为满足国内政治表演的需求,强迫他国承担战争风险,此类不义之举既非首次,也不会终结。
值得追问的是:日本是否甘愿成为那个举着灯笼引路,却第一个跌入深渊的角色?
![]()
所谓“11月27日最后通牒”,自始至终不过是一场自我安慰的政治表演。
指望用短短二十天逼迫中国低头妥协?这是对自身影响力的严重误判,也是对中国意志的极大轻视。
只要美国继续在台海挑衅、突破红线、推进对台军售,那么无论其如何施压、造势或威胁,在稀土议题上都不可能达成其所期望的结果。
![]()
结语
美国这套陈旧的极限施压模式,看似声势汹汹,实则暴露出深层的战略焦虑、信心缺失与应对乏力。
最终,它只会让自己陷入自我编织的困局:外交失信于国际社会,经济难以摆脱依赖,产业无法实现自强,政治反复出尔反尔。
归根结底一句话:只要无视中国的核心利益,不论是在台海问题上耍花招,还是在稀土领域搞胁迫,美国注定一事无成。
信源:
观察者网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