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里的宝宝要是养成不抱就不睡的习惯,可把家长们折腾坏了。其实,这背后可能是一些常见的错误做法在“捣乱”。咱们一起来看看,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错误一:过度安抚依赖养成
1. 具体表现:宝宝还小,很多家长一听到宝宝哭,就立刻把宝宝抱起来哄睡。宝宝稍微有点动静,就生怕宝宝醒了,赶紧拍拍抱抱。久而久之,宝宝就习惯了这种被抱着哄睡的方式,形成了依赖。只要不抱,就觉得没有安全感,难以入睡。比如宝宝明明已经躺在床上,眼睛都闭上了,可家长一放下,宝宝马上就哭闹起来,非得再抱起来才能继续睡。
2. 正确做法:要逐渐培养宝宝自主入睡的能力。当宝宝犯困但还没完全睡着的时候,就把宝宝放到床上。如果宝宝哭闹,先别急着抱起来,可以在旁边轻声安抚,比如温柔地说说话,轻轻拍拍宝宝的背。让宝宝学会自己适应躺在床上入睡的感觉。一开始,宝宝可能会哭闹一会儿,但只要家长有耐心,坚持这样做,宝宝慢慢就能学会自主入睡。
错误二:睡眠环境不适宜
1. 具体表现:睡眠环境对宝宝的睡眠质量影响很大。有些家长可能没注意,房间温度过高或过低,宝宝觉得不舒服,就会通过哭闹来表达,希望被抱起来寻求舒适感。比如夏天,房间闷热,宝宝身上出汗,黏糊糊的难受;冬天,被窝不够暖和,宝宝也睡不踏实。还有的房间光线太亮,噪音太大,这些都会干扰宝宝入睡,导致宝宝不抱就不睡。
2. 正确做法:营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将房间温度控制在22 - 26℃左右,湿度保持在50% - 60%。夏天可以适当开空调,但注意风口不要对着宝宝吹;冬天要保证被窝温暖,可以提前用热水袋焐热被窝。在宝宝睡觉前,拉上窗帘,调暗灯光,减少噪音干扰。还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个舒适的小床,铺上柔软的床垫和床单,让宝宝感觉舒适自在,更容易入睡。
错误三:作息不规律
1. 具体表现:宝宝的生物钟很重要,如果作息不规律,该睡觉的时候不困,不该睡觉的时候又想睡,就容易出现睡眠问题。有些家长没有给宝宝养成固定的睡觉时间和起床时间,宝宝白天睡得过多,晚上就精神抖擞,怎么哄都不睡,只有抱着才勉强眯一会儿。比如宝宝白天睡了四五个小时,到了晚上九十点还兴奋得很,家长想哄睡,宝宝却哭闹着要抱抱。
2. 正确做法:帮宝宝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哄宝宝睡觉和叫宝宝起床。白天可以适当安排宝宝的活动时间,让宝宝多玩耍,消耗一些精力,但也要注意控制白天的睡眠时间,不要让宝宝睡太长时间。比如上午和下午各睡一觉,每次睡1 - 2个小时左右。这样到了晚上,宝宝就会因为疲倦而更容易入睡,也不会过于依赖抱睡。
错误四:睡前活动不当
1. 具体表现:宝宝睡觉前的活动也会影响睡眠。如果在宝宝睡觉前,和宝宝玩得太兴奋,比如玩激烈的游戏,或者给宝宝看刺激的动画片,宝宝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很难平静下来入睡。这时候宝宝就可能需要家长抱着,通过安抚来慢慢平静,进入睡眠状态。例如,睡觉前和宝宝玩追逐游戏,宝宝跑来跑去,兴奋得哈哈大笑,到了该睡觉的时候,宝宝躺在床上还是翻来覆去,吵着要抱抱。
2. 正确做法:在宝宝睡觉前1 - 2小时,让宝宝进行一些安静的活动。可以给宝宝讲个温馨的故事,或者和宝宝一起看一本安静的绘本,也可以听一些轻柔的音乐。这些活动能让宝宝的情绪逐渐平静下来,大脑也从兴奋状态过渡到放松状态,更有利于宝宝自然入睡,减少对抱睡的依赖。
宝宝不抱就不睡,只要找准原因,纠正错误做法,慢慢引导,宝宝就能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家长也能轻松一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