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余晖
11月17日,广西领导干部“时代前沿知识”系列讲座第134讲在南宁举行,邀请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作《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和我国的高水平开放》专题报告。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刚主持并讲话。自治区主席韦韬,自治区政协主席孙大伟,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王维平出席。
![]()
![]()
几个信息值得关注。
第一,学习前沿知识。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新能源等前沿技术日新月异,深刻重塑全球经济与政治格局。
在这样的背景下,领导干部掌握时代前沿知识,不仅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治理能力、把握发展主动权的现实路径。
面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各级干部必须主动学习、增强本领,努力成为与时俱进的学习型干部,才能避免“本领恐慌”,真正带领群众走稳高质量发展之路。
政知君注意到,今年2月8日、4月21日、5月22日,广西曾分别举办领导干部“时代前沿知识”系列讲座第131讲、第132讲、第133讲,围绕的主题包括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等。
上台授课的包括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人民网董事长叶蓁蓁,公共经济研究会会长、中央党校原副校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委员赵长茂,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
此次作专题报告的,是龙永图。
龙永图,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在中国漫长的入世谈判过程中,他曾扮演过重要角色。2003年到2010年期间,他连续8年担任博鳌亚洲论坛的秘书长。
龙永图分享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历程,客观剖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深入浅出阐释了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深刻内涵。
他还围绕制度型开放、全方位开放、互利共赢的开放、自主单边的开放、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和边境贸易等方面,建议广西坚定不移坚持开放发展,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内生动力,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各领域合作,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二,对外开放。
在全球经济低迷、保护主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与经济韧性。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外商累计在华投资设立企业近124万家,2024年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近70万家;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持续缩减,制造业领域准入限制已全部“清零”。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到,“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对于广西来说,对外开放是其走活发展这盘棋的关键之举。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广西要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并指出“深化拓展与东盟国家在商贸、劳务、产业、科技、教育等领域合作。”
第三,面向东盟。
中国和东盟分别是全球第二和第五大经济体。自2009年起,我国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中国东盟贸易总值为6.9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0%,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5.9%,双方连续五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中国与东盟自2002年开启自贸区建设进程,2010年自贸区1.0版全面建成,2015年完成2.0版升级。3.0版建设于2022年11月正式启动,2025年5月全面完成谈判。
就在今年10月28日,中国与东盟签署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3.0版升级共涵盖9个领域,包括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等。
广西是我国面向东盟开放的前沿。
地处我国西南的广西,“打开门就是越南,走两步就是东盟”。东盟已经连续25年保持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数据显示,2024年,广西对东盟进出口总额达3978.2亿元,同比增长17.2%。
![]()
陈刚在主持讲话中强调,全区各级各部门要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
他说,抢抓国家实施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正式签署等重大机遇,坚定不移和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加强与东盟国家人工智能合作,协力构建“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人工智能发展路径,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经贸、投资、文旅等领域合作,服务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