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11月17日至18日,以“具身引智、应用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第二届中关村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大赛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行,并于今日公布全部奖项。
本届大赛自6月启动以来,吸引了157支海内外团队报名,99支队伍晋级决赛,在19项核心任务中激烈角逐,最终54支团队脱颖而出,呈现出具身智能在模型算法、场景应用与产业生态等多层面的最新突破。
![]()
三大赛道全面展示技术实力
大赛设置了具身智能模型能力挑战赛、具身智能场景应用赛、具身智能学术前沿与产业生态三大核心赛道,下设10余个细分赛项,共计近20项独立任务,全面检验了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感知、决策与执行能力。
第一赛道具身智能模型能力挑战赛聚焦“具身大脑”与“具身小脑”的核心能力突破,分为“具身大脑大模型能力挑战赛”和“具身小脑模型能力突破挑战赛”。
具身大脑赛项基于 RoboBrain 2.0 模型,围绕空间理解、感知理解、预测推理与任务规划等关键环节,考察团队在数据设计、模型微调和综合性能优化上的能力;具身小脑赛项以 RoboBrain-X0 模型为基础,要求选手完成真机数据采集、模型训练及现场任务,强调机器人在真实物理环境中的执行力。
两类任务分别向“思考中枢”与“行动中枢”发起挑战,展现了大模型智能化和机器人运动控制的同步进阶。
![]()
第二赛道具身智能场景应用赛聚焦智能体在物理环境中的感知、决策与行动能力整合,综合考察机器人多领域技术的协同应用能力。
赛事划分为“自主完成”与“遥操作完成”两大类,围绕工业、商用、居家、应急处置等重要发展方向设置多个细分赛项。赛题设置高度还原真实工作环境,各参赛团队在车身检测、物料分选、关节组装、咖啡制作、药品拣选、物品递送等任务中展现了精细化操作能力。
现场比拼精彩频出:灵御智能团队在原料搬运(遥操作)赛项仅用1分钟完成物品搬用工作;在垃圾拣选(遥操作)赛项用时3分03秒完成了高速分拣;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团队与北京科技大学团队在车身检测任务中同台竞技,并双双顺利完成车身检测全过程;灵心巧手团队的机器人(自主完成)仅用时42秒实现了工业场景下的关节组装,展现了出色的环境适应性。“真干活”成为此赛道最鲜明的关键词,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适应能力、执行速度与稳定性得到集中检验。
第三赛道具身智能学术前沿与产业生态集中展示了多足机器人、轮足机器人、软体机器人等创新机构设计,以及视觉传感器、力控传感器、灵巧手等关键零部件的最新成果。参赛团队在产业生态组别中展现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完整创新链条,凸显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强大活力。
![]()
人形机器人与智能机器狗走秀
决赛收官当日,中关村科学城公司在中关村创业大街举办闭门 AfterParty——“人机共话·机甲盟友局”。活动引入人形机器人与智能机器狗参与走秀与互动体验,为参赛团队提供跨界交流平台,在轻松氛围中探讨技术趋势、应用场景与创新路径。
从模型算法到真实场景,从学术探索到产业生态,本届大赛展示了具身智能在多个维度的突破,也进一步夯实中关村作为具身智能技术策源地的地位。随着获奖成果进入转化与落地阶段,大赛将持续为海淀区乃至北京的智能机器人产业注入新的动能,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在更多场景中落地应用。
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产业促进四处处长姜大宽表示,希望以赛事为起点,持续优化产业生态,以开放、创新的环境推动具身智能技术从科研走向更广阔的应用场景。
![]()
本次大赛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指导,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主办。
原标题:《“真干活”的机器人来了!中关村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大赛精彩落幕》
栏目主编:樊江洪
本文作者:解放日报 张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