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面临深度重塑,中国经济正面临关税冲击、内需不足以及产业链调整三大挑战。但从全球比较视角看,中国具备完整产业体系和庞大经济规模,对新兴市场的出口增量能够对冲对美出口下滑,2025年经济增长仍有望保持在5%左右,这与欧洲几近停滞的态势形成鲜明对比。未来要加快扩大内需、以创新引领供给侧升级、推动企业积极出海、注重国民总收入(GNI)质量提升,同时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人才、金融联动方面的独特优势。
12月2日,笔者将受邀在星岛新闻集团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暨大湾区融合论坛2025:联动创新·出海领航”发表主旨演讲,与陈茂波司长、周以升先生、区景麟博士、毛振华教授等多位政商学界重量级嘉宾共同探讨宏观经济走势、企业全球化布局、数字资产发展以及大湾区深度融合的前沿议题。期待在论坛现场与大家深入交流,共议中国经济与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
![]()
全球经济格局面临深度重塑,中国经济在“危”与“机”之中探索新增长路径下,星岛新闻集团将于12月2日举办“中国宏观经济暨大湾区融合论坛2025”,汇聚政商学界共议未来走向。将担任论坛主题演讲嘉宾的京东集团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接受《星岛头条》专访时表示,中国实力大幅攀升,如今国际社会重大议题几乎离不开中国参与,仅从贸易战就能看出,全球范围内唯有中国具备与美国抗衡的实力,而这种“强硬”的背后,是中国产业体系与经济规模的支撑。
应对关税冲击 加速拓非美市场
沈建光将当前压力概括为三大问题,即关税冲击、内需疲弱与产业链转移。关税方面,他称加征关税是实实在在的利空,但中国企业不断调整,通过加速开拓非美市场,“现在我们对东盟、欧洲、非洲、拉美、印度的出口增长都很快,这些新兴市场的增量已经弥补了对美出口的下行。”
从全球横向对比来看,中国经济表现更具乐观基础。他指出,当前最不乐观的是欧洲,最新经济增速仅0.2%,几乎陷入停滞;而中国正讨论5%左右的增长目标,核心仍是“如何实现中高速增长”,这与欧洲“能否增长”形成鲜明对比。对于未来关税政策走向,他判断明年有望成为关税格局趋于稳定的一年,因美国将举行中期选举,又刚经历“历史上最长的政府关门”,且中美近期已出现政策互动,如中国增加美国大豆进口、美国放宽部分对华制裁,中国也在稀土出口等领域作出适度让步,这种相互妥协有利于缓解贸易紧张局势。
直言内需不足 需创新引领发展
谈及内地经济面临的难题,沈建光直指内需不足,当前中国经济呈现“强供给、弱需求”的格局,生产能力充足但国内消费、投资、房价均处于下行态势,导致部分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物价也不断下跌,对靠工资收入生存的群体来说,工资增长乏力,生活压力有所加大;但对海外游客而言,中国物价下降反而提升了旅游消费的吸引力。
另外,针对产业链转移问题,沈建光指“这未必是坏事”,中国经济需要从追求GDP规模,转向注重GNI(国民总收入)的质量提升。
面对内外挑战,沈建光认为中国需要继续扩大内需,在供给侧要以创新引领发展,与“十五五”规划的核心导向高度契合。他指深圳、广州具科研人才及制造业实力,香港也在发展创新产业,大湾区融合发展可更好推动科技创新,以大疆无人机为例,大疆的创始团队在香港培养,企业总部与制造基地设在深圳,正是大湾区融合发展模式的成功典范。
大湾区融合方面,他指人才融合发展成效初显,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纷纷在深圳、广州设立分校,每年培养上万名高层次人才,实现了教育资源与人才流动的互通互补。
不出海就出局 中小企宜靠平台
在全球化背景下,“出海”已成为中国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沈建光强调,现在业内有句话叫“不出海就出局”,在全球市场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很难在内地市场长期立足。
对于中小企业出海,他建议采取“平台带动”模式,因中小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数字化水平不足,单独出海成活率较低,如果依托大型平台企业的生态优势、科技能力与全球网络,可降低出海成本及提升竞争力,实现与平台企业的协同共赢。这种模式更能推动中国产业链向全球延伸,构建更具韧性的全球经营网络。
港具重要角色 助弥补融资缺口
作为大湾区的核心城市,香港的角色不仅是国际金融中心,更是国家对外开放的“超级联系人”,在资金融通、人才引进与企业出海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他指出,科技创新离不开资金支持,而香港恰好弥补了中国创新产业的融资缺口;香港的资本自由流动、普通法体系与国际化融资环境,对科技企业具有独特吸引力。近年越来越多内地科技企业选择赴港上市融资,香港市场也对创新型企业给予政策倾斜,这种良性互动正推动香港成为全球科技融资的重要平台。沈建光分享近期随香港财政司司长访问沙特的经历,他看到香港与中东等地经贸关系紧密,不仅香港企业能拓展海外市场,更能代理帮助大湾区乃至内地企业走向全球。
另外,他强调香港应进一步打造国际游艇中心,吸引全球富豪与人才,不仅能丰富香港的产业生态,更能为大湾区带来更多国际资源。在他看来,游艇产业未必是富豪专属,通过共享经济模式可让更多大众参与其中,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
以下是论坛日程详情
“中国宏观经济暨大湾区融合论坛2025”:联动创新·出海领航
![]()
星岛新闻集团将于12月2日举办“中国宏观经济暨大湾区融合论坛2025”,汇聚政商学界重量级嘉宾,共议未来经济走向。此次论坛阵容强大,包括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京东集团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博士、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不动产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兼高和资本执行合伙人周以升先生、香港金融发展局行政总监区景麟博士、香港特别行政区特首政策组研究策略专家组成员毛振华教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投资推广署助理署长李淑菁女士,以及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兼任教授陈家强教授等,共同探讨宏观经济新形势与大湾区融合机遇。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升级,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新质生产力不断释放,人工智能正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力雄厚,创新动能强劲。香港凭借国际金融、航运及贸易中心的独特优势,在大湾区建设中发挥关键枢纽作用。本次论坛将聚焦这些关键议题,邀请内地及香港政商翹楚,以及学术权威领袖,聚首一堂,探讨区域协同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主旨演讲
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 陈茂波先生
京东集团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 沈建光博士
高和资本执行合伙人兼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不动产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周以升先生
论坛第一部分:《走向全球 企业出海战略布局与深耕策略》
香港以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地位与离岸人民币枢纽优势,成为企业出海的战略支点。作为连接内地与世界的“超级联系人”,其普通法体系、低税环境及沪深港通等机制,为企业提供合规保障与资金便利。本环节聚焦三大方向:内地企业如何落地香港,向国际走出第一步;香港应如何发挥“桥头堡”作用,为企业布局出海策略;香港企业如何依托科创孵化与国际网络深耕海外市场。专家将全方位解析法律风控、税务优化与在地化营运策略,协助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中筑牢出海根基。
嘉宾
毛振华教授(香港特别行政区特首政策组研究策略专家组成员、香港大学经管学院教授)
李淑菁女士(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投资推广署助理署长)
邓希煒教授(香港大学协理副校长(环球事务)兼港大经管学院副院长(对外事务))
陈正思女士(香港机场管理局商务执行总监)
主持:
陈家强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兼任教授)
论坛第二部分:《香港领航数字资产 变革机遇与挑战》
在全球数字资产浪潮中,香港政府正通过《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矢志将香港打造成为全球数字资产创新的领航中心,更逐步成为连接中国内地与全球数字金融市场的关键枢纽。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数字资产领域的探索既是大湾区拓展数字金融边界的开放机遇,也是考验区域金融风险防控能力的重要课题。本环节将邀请专家深入剖析:数字资产的未来发展前景与多元应用场景,如何联动大湾区产业链与数据要素优势,驱动金融变革;同时解构其潜在风险、跨境监管框架,以及如何防范市场剧烈波动与杠杆风险,借助国际互认网络抢占全球数字资产治理先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构建一个安全可信、创新驱动的数字资产生态圈。
嘉宾
区景麟博士(香港金融发展局行政总监)
欧阳杞浚先生(安拟集团总裁)
欧阳力恒先生(波场TRON集团环球财务总监)
区伟志先生(香港数码资产学会创办人)
梁启棠先生(KGI凯基首席投资总监)
主持:章涛先生(UD创办人及资深加密货币投资者)
论坛第三部分:《零售新时代 AI破局的消费趋势与营销策略》
北上消费潮持续分流本地客流,叠加内地品牌携数字化营运、新业态模式密集入港,香港零售业正面临传统业态承压、市场占有率重构的双重挑战。本环节聚焦破局关键:既剖析本地零售如何依托“香港品牌”独特性突围;也探讨内地与香港零售企业的良性竞合。专家将结合典型案例,解析双方如何在竞争中避免同质化,通过优势互补共同优化香港零售结构,重塑大湾区零售消费新生态。
嘉宾:
吴秀美女士(新鸿基地产The Point行政总裁)
李思达先生(Keeta香港连锁业务负责人)
严涤宇先生(数码港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总监)
主持:
郑仲邦先生(香港中小型企业联合会主席)
论坛第四部分:《医疗保险协同创新 健康湾区稳根基》
随着大湾区融合深化,港人赴内地生活养老、就医需求持续攀升,却面临医疗保险衔接不畅、理赔流程繁琐、保障范围适配不足等痛点,成为健康湾区建设的关键待解课题。本环节聚焦金融机构的协同创新实践:解析如何推出跨境专属医疗险;探讨如何优化异地就医结算效率,甚至嵌入慢病管理、预约挂号等增值服务。同时将分享金融机构与医疗体系协同案例,通过产品创新填补保障空白,既解决港人内地医疗后顾之忧,更以保险协同筑牢健康湾区民生根基,推动大湾区医疗保障整合发展。
嘉宾:
张文智教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院长)
欧阳佩玲女士(保诚保险首席客务营运及健康保障业务总监)
陈振康先生(康健国际医疗集团营运总监)
主持:
萧英杰先生(大湾区医疗专业发展协会创会会长)
往期报告回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