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向未来的商学教育”
ZJUSOM
当前,人工智能正迅猛推动全球产业与社会变革,商学教育唯有主动求变,开展面向“AI时代”的教育教学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才能回应未来国家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但如何开展这样的创新与变革?如何以AI赋能商学教育,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未来领导者?这是全球商学院目前共同面临的难题。
身处改革开放先行地,浙江大学自1978年培养出中国首批人工智能博士以来,始终走在AI教育与创新的前沿,目前正着力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助力学生实现从“学会学习”到“学会创造”的跨越。管理学院作为始终走在改革发展前列的浙大标杆院系之一,近年来为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未来领导者,也开启了“以人工智能赋能商学教育”的前沿探索。
![]()
在近日举行的浙大管院国际顾问委员会2025年度会议上,浙大管院副院长陈熹教授介绍了管院近年来以人工智能赋能商学教育的系列探索与实践,以及目前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来自全球各地的专家们围绕“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更好地赋能商学教育”等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向未来】11月特别策划第三期“向未来的商学教育”,我们一起来看浙大管院在AI赋能商学教育上的前沿探索,以及专家们从多元视角分享的真知灼见。
![]()
“浙江大学以深层次融合、多样化探索为设计理念,参与发起‘全球高校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创新协作机制’,以开放参与、共建共享、师生共进为愿景,构建了多层次AI教育生态,包括开展AI通识教育范式,开设AI辅修专业,打造AI专业课程、AI跨学科课程、AI通识课程等。”
浙大管院副院长陈熹首先介绍了浙大在构建AI教育体系方面的总体设计,呈现了浙大目前已建立的覆盖A、B、C三级的AI通识课程体系——面向理工农医专业学生开展AI硬核课堂(A级课程),注重知行合一;面向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社科专业学生开展AI虚拟网络工具箱(B级课程),强调应用为要;面向人文与艺术类学科学生开展的AI启蒙课程(C级课程),侧重科普教育。同时展现了浙大推出的“AI+X”跨学科项目,联合高校与企业构建的“科技创新+实践落地”双轮驱动模式,以及通过See(看)、Use(用)、Evolve(探索)、Lead(引领)四个阶段培养教师AI运用与创新能力的“AI STEP”浙大AI教育计划。
![]()
浙大管院副院长陈熹介绍浙大管院在AI赋能教育上的探索
他表示,浙大管院目前已深度参与该计划,一方面组织教师进行相关学习与实操训练,另一方面在AI赋能教育方面推进一系列创新项目,比如AI for Education系列实证教学研究项目,我们深入研究通用式AI与生成式AI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探索人机互动的最佳模式。我们发现,缺乏情绪与情感表达是AI教学的显著局限,是当前需要重点突破的问题。
再如“X+AI”实验教学改革项目,我们希望构建以“系统思维+AI应用”为核心的实验课程体系,培养跨学科的创新人才。我们把AI放在实验课程体系中,让学生通过AI辅助更快掌握信息管理基础底层架构建构、系统开发、算法应用,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创新能力。
“这些创新项目将促进人工智能与管理学的深度融合,帮助管院学生更好地借助AI技术创新创业,促进科技创新到产业创新的加速转化。”除了创新项目,陈熹还介绍了浙大管院在AI课程创新方面的探索与畅想。
一是开设“AI赋能管理”试点课程,覆盖管理沟通、财务报表分析、市场营销以及应用运筹学等;二是开设AI融合试点课程,覆盖商业数据挖掘、Python金融应用、非结构化数据分析与应用、AI商业分析、智能财务研究方法等。这些试点课程将变革学生的课程学习方式,也将推动教学范式完成单向授课到双向甚至是多向共学的转变。
![]()
总体而言,浙大管院将打造与“学科交叉BEST战略”相结合的通识教育,在课程设计上主要聚焦“AI赋能管理”“管理赋能AI”两大方向,帮助同学们学会运用AI算法或是通过开发AI算法来解决商业问题,同时为人机混合的未来企业建构新型数智管理架构。
为了支撑AI课程创新变革,浙大管院还开发了一系列新教材,包括《多模态大模型:从理论到实践》《智能财务共享服务解决方案》《非结构数据分析与应用》《社交媒体与社会网络分析》,这些前沿教材分别入选了浙江大学本科教材建设项目(人工智能专项)与浙江省首批“四新”重点教材建设项目。
“AI是当今世界最具变革性的技术,为商学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面向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基于AI赋能与AI融合的课程创新,培养既懂AI技术又具有企业家精神与全球胜任力的未来领导者,以回应国家战略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
![]()
对于浙大管院在AI赋能商学教育方面的探索,来自全球各地的专家们给出高度评价。飞利浦公司亚洲地区原首席技术官何达纳表示,“过去二三十年,西方曾是中国的老师,而今天,中国已走在前沿。我认为西方学生应来到浙江学习,让浙大成为中西合作的桥梁,这既契合时代需求,也能为双方带来新的视角。”
![]()
飞利浦公司亚洲地区原首席技术官何达纳发言
围绕AI赋能商学教育相关的四大议题——“如何系统性提升教师的AI教学与实践能力?”“管理学院如何定义并培养独特的‘AI赋能管理者’?”“如何与企业共建前沿、敏捷的AI教学资源?”“如何在教育中嵌入AI治理框管理架?”,专家们还结合各自洞察与实践经验,提出了思考与建议。
![]()
(以下按发言顺序排列)
![]()
罗安著
新加坡国立大学
商学院院长
任何推进计划都必须先有一个测试其有效性的方案。我们曾观察到使用AI教学后,学生成绩反而下降的情况,因为他们丧失了自主创新的能力。当教师用AI编写教案时,也可能因过度依赖而削弱教学投入。因此,我建议先做测试,对AI赋能教学保持审慎态度。
![]()
章新胜
中国国家教育部原副部长
在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时,不仅要认识到AI带来的技术革命,也要认识到地缘政治的影响。因此,对AI赋能商学教育的思考,不能局限于工程视角,还要考虑社会学、经济学与国际政治学等维度。
![]()
丹妮卡·普尔格
斯洛文尼亚国际发展管理中心布莱德管理学院院长、新兴经济体管理发展国际联盟主席
我们目前也聚焦可持续发展、AI教学两大方向在组织培训,不仅让老师们学习AI技术,也促进全球教师间的知识共享。浙江大学拥有强大的学术力量,可借此机会向世界推广自身经验,同时也从多元文化中汲取灵感。
![]()
王建宙
全球移动通信协会高级顾问、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原董事长
我亲历过多次技术变革,坚信AI将重塑世界,包括教育。因为AI不只是工具,而是任务的执行者。无论是企业界还是教育界,都应深刻认识AI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大力开发AI应用,全面学习AI知识,并积极探索AI时代的新型管理理论与工具。
![]()
王挺革
浙江物产中大集团
原董事长
当前企业应用AI面临四大挑战:一是数据质量与管理问题,AI生成内容未必精准;二是战略缺失与ROI(投资回报率)预期困境;三是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四是技术与业务融合难题。建议管院了解企业需要AI解决的真实管理问题,这些都将成为教学的宝贵资源。
![]()
李家涛
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利国伟商学教授、管理学讲席教授、商业战略与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投资师资的AI研究能力,就是投资学校的核心资产。我认为AI应首先赋能知识创造,再服务于教学传承。建议浙大制定3-5年持续性投资计划,在AI研究领域走向前沿。
![]()
玛瑞卡·可诺夫
蒂尔堡大学经管学院院长
在AI时代,“判断力”至关重要。教师需要教会学生如何甄别AI生成内容的真伪。同时,当AI承担了基础工作后,如何确保年轻人在与AI共同学习时不丧失核心技能,这值得深思。建议各院校建立AI工作坊,促进知识共享与经验碰撞。
![]()
伯纳德·韩玛南索
巴黎高等商学院名誉院长
在AI赋能教育方面,我认为需重点关注两点:一是地缘政治,这门课对理解当今世界至关重要,但各学院是否备足合格师资,需要考量;二是道德伦理,在技术浪潮中,我们往往忽视技术背后的道德维度。全球商学院都需认真思考:是否将AI定义为核心发展方向?
![]()
迈克·格雷戈里
剑桥大学制造研究院
原院长
建议多邀请企业家参与讨论,让他们分享实际经营中遇到的挑战。通过列出具体问题清单,帮助教师识别哪些挑战适合用AI解决,哪些不适合。这种产学协作能有效提升AI教育的针对性。
![]()
李书行
台湾长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台湾大学原副校长、商学院原院长
我们曾用AI技术帮台积电识别二级供应商,这是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这种将AI用于真实商业场景的经验也极具价值。浙大可依托杭州的电商生态,与企业合作解决实际挑战,以此反哺教学与研究。
![]()
朴永烈
韩国延世大学商学院荣誉教授、韩国商学教育认证协会会长
我们也开展了围绕AI研究的跨学院协作,当前存在的挑战在于:如何在资源分配中平衡各学院需求,如何激励教师创建基于AI的知识资产。另外,AI如何增进人类幸福?我们应关注AI革新对人性的影响,这是大学必须承担的责任。
![]()
沈岱
法国布雷斯特高等商学院校长
关于AI赋能商学教育,我提出三点建议:一是重视AI道德与使用规则,防范数据污染与泄密风险;二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避免过度依赖工具;三是引导学生展望后AI时代,培养学生的未来视野。
![]()
于英涛
新华三集团总裁
兼首席执行官
运用AI赋能商学教育时应关注两个层面:一是师生将AI作为工具使用;二是有能力开发AI智能体。AI将颠覆教学方式,但终究是工具,它替代不了人的高阶思维,但能解放我们于繁琐的劳动。
![]()
![]()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深刻重塑着高等教育的育人模式、科研范式、社会服务方式与治理形态。如何把握机遇、引领未来,已成为全球高校必须直面回答的“时代之问”。
在日前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浙江大学共同主办的2025世界大学校长论坛上,来自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位大学校长、国际组织代表、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的未来”。大家一致认为,高校在坚守大学根本价值的基础上,需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挑战,推动理念转化为行动。
近年来,浙大管院主动适应时代变化,在学校战略引领下,积极探索AI课程与教材体系建构,推动人才培养模式与科研范式变革。面向未来,浙大管院将结合委员们的真知灼见,以“学科交叉BEST战略”为引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能力,也培养学生以AI应用与跨学科思维解决全球性复杂挑战的能力。
“我们将进一步深入企业,了解人工智能时代管理变革中的‘真问题’;我们将寻求‘AI for Management’与‘Management for AI’两者间的平衡,倡导负责任的AI应用,科技向善;我们将培养能够在新型全球化浪潮中解决重大挑战、具有全球胜任力的未来领导者,以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全球商业文明重塑,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贡献浙大力量。”浙大管院院长谢小云如是说。
![]()
编辑排版:段婷
审核:佟庆、高晨、李贤红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