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即墨街头,一家酒坊门前的微笑互动,串联起一场跨越陌生人的善意循环,以及被这份温暖打动的网友,通过新华社视频号的转发,流动商贩老夫妻、酒坊店主乔女士的各自的行动,让寻常巷陌的烟火气里,多了治愈人心的温度。
街头偶遇:流动摊贩的局促微笑与店主的温柔回应
近日,一对无固定摊位的老夫妻,推着装有自家种花生、地瓜的旧竹篮,将临时“摊位”设在了乔女士的酒坊门口。两人刚蹲下身整理沾着泥土的花生,便遇上店里的乔女士,抬头时脸上带着几分局促的微笑,手不自觉往回收,生怕挡了店门。
“他们和我父亲年纪差不多,风里来雨里去讨生活,看着就心疼。”乔女士回忆,见状她也回以微笑,没有驱赶,这份简单的回应,化解了老夫妻的不安,送上温和的微笑,无需过多言语,默契悄然形成。
![]()
镜头记录:朴素视频意外走红,善意引发网友共鸣
乔女士被这份日常里的温暖打动,随手用手机记录下老夫妻摆摊的画面:磨出浅痕的竹篮、带着薄茧的指尖掀开盖地瓜的棉布、面对顾客时始终温和的笑容。这段未经刻意剪辑的视频,被她发布到社交平台,配文仅简单提及“门口摆摊的大爷大妈,笑起来很亲切”。
令乔女士意外的是,这条朴素的视频很快收获200多万次播放。屏幕另一端,无数网友被视频里的微笑与包容戳中,纷纷留言“这才是人间烟火该有的样子”。大家不仅为乔女士的善意点赞,更对风里奔波的老夫妻满是心疼,一场关于“温暖”的讨论,在网络上悄然蔓延。
![]()
善意流动:网友线下接力,街头涌现双向温暖
视频走红后,善意从线上延伸到线下。不少同城网友专程赶到酒坊,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走进酒坊挑选酒水,离开时对乔女士递上微笑。
外地网友也加入这场善意传递,纷纷委托同城朋友帮忙,既买走老夫妻的地瓜、花生,也捎上几瓶乔女士店里的酒。“那段时间门口特别热闹,大家像是有了默契,都想着多帮衬一把。”乔女士说,陌生人之间的主动搭手,让她真切感受到善意的流动。
![]()
温暖延续:摊贩未再出现,善意循环仍在传递
视频走红后不久,这对老夫妻便未再到酒坊门口摆摊。“大概率是家里的事忙完了,不用再这么辛苦风里来雨里去了。”乔女士言语中带着牵挂,因始终没好意思主动要联系方式,她无法确认老夫妻的近况,却深深记得那些午后,彼此相遇时的微笑,以及由此展开的温暖故事。
如今,酒坊的生意已回归日常,但这场由微笑开启的善意循环,仍在悄悄影响着身边人。“我只是做了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没想到能带动这么多人传递温暖。”乔女士说,往后再遇到需要包容的人和事,她依然会送上微笑与善意——她始终相信,一份小小的温柔,或许就能在不经意间,温暖一座城的街头巷尾。(青岛日报社/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陈小宁 璩骊儒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