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极的冰雪世界里,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站在洁白浩瀚的天地间,看着企鹅相互扶持越冬,文思泉涌,给公司的员工写了一封信。
而当正加班做续费方案的新东方员工收到这封来自南极的问候时,只觉得讽刺。
![]()
11月16日,新东方迎来成立32周年纪念日,创始人俞敏洪身处南极发布了一封以“冰雪中的坚守”为主题的内部信。
俞敏洪在信里把南极描绘得特别美,说四周是白茫茫的一片,冰山像翡翠一样,还有着无边的宁静,冰川在阳光下闪着光,仿佛在诉说时间的力量和坚守的意义。
他还拿南极企鹅举例,说它们在极端环境里相互扶持、努力生存,就像新东方人面对困境时的团结与希望。
信里还立下了目标:新东方要做“希望的播种者”,东方甄选当“商家良知的代表”,新东方文旅帮大家“把世界装在心里”。
![]()
可这些励志的话,在员工和网友眼里却格外刺耳。
“老板在南极,员工在加班”,这句话成了大家最一致的反应。
有新东方教育板块的员工说,纪念日当天自己上完课还得连夜做续费方案,加班加到深夜,看到信里描写的南极风光,只觉得特别讽刺。
还有网友专门统计了,这封内部信全文17次提到“我”,5次提到“南极”,可对于员工当下的工作压力,却没怎么提。
![]()
信中老板这番南极寄语听着挺美好,可跟员工的现实处境比起来,实在有点脱节。
本来大家顶着高强度工作已经够累了,结果没等来体谅,反而收到一堆高大上的愿景——新东方要当“希望的播种者”,东方甄选得做“商家良知的代表”,文旅业务还要让大家“把世界装在心里”。
这些话听着热血,可对正埋在工作里的员工来说,实在有点不接地气。
![]()
就像那位新东方员工在网上吐槽的,晚上八点半才下课挤地铁,一天十个小时的课熬得人没脾气,周末快乐更是想都不敢想。
这话一出来,不少打工人都感同身受,还编出了“老板在南极看企鹅,我在工位看KPI”的调侃,一下戳中了大家的痛点。
![]()
在内部信引发争议后,俞敏洪在11月18日上午,又一连发了10条南极游视频,这下争议直接升级。
视频里的内容可真够丰富,穿越德雷克海峡、在威德尔海坐冲锋舟、乘“夏古号”邮轮闯冰区,各种南极限定体验挨个解锁。
![]()
这艘邮轮的配置更是豪华到让人咋舌,露天温泉、专属剧院、冲锋舟探险服务样样齐全,价格自然也不含糊。
某旅行平台显示,13天12晚的航线一人最低26万,最高能到43万,要是选29天的长线豪华套房,一人得花148万,这可不是普通打工人能想象的开销。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俞敏洪在评论区解释说视频是四天前拍的,之前没信号才现在发,但这个说法并没让大家买账。
网友们的吐槽更是直接,纷纷表示公司正难着,老板还高调晒豪华旅行,也太不体贴了。
![]()
更扎心的是一组数据对比:新东方教师月平均工资大概8000元,而一趟南极基础旅行的费用得8万到20万元。
这就意味着,一位普通教师得连续工作至少10个月,而且不吃不喝,才能攒够去南极的钱。
一边是老板在南极看美景、谈坚守,一边是员工在工位上加班加点、为生计奔波,这样的反差,也难怪这封励志内部信会变成“吐槽导火索”了。
有网友说得实在:“少灌点鸡汤,真金白银给员工加薪,比啥激励都管用。”
![]()
为啥大家反应这么大?看看新东方的业绩就知道了。
2025财年第四季度净利润骤降73.7%,只剩710万美元,主要是东方甄选拖了后腿,还得计提商誉减值。
核心教育业务也没以前能打,营收增速从43.9%掉到13.6%。就算2026财年第一季度营收涨了6.1%,净利润反倒降了1.9%,日子是真不好过。
![]()
公司业绩承压,最累的还是员工。
不少新东方员工在社交媒体吐槽,天天加班到深夜是常态,有时候甚至要忙到23点,续费率、转化率这些KPI压得人喘不过气。
一边是老板在南极享受豪华旅行,一边是员工熬夜加班扛压力,这反差难怪会让大家心里不平衡,争议自然也就停不下来。
![]()
其实这也不是俞敏洪第一次因为内部沟通引发争议了。
大家都知道他擅长激励员工、打造企业文化,可现在公司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员工们扛着不小的工作压力,这会儿光谈理想不谈实际困境,自然让人难以接受
在当下的经济环境里,打工人更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体谅和支持,空泛的美好愿景,终究很难让人真正认同。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