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成都高新区:于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中锻造新质生产力“主引擎”

0
分享至

11月19日,成都市委城市工作会议暨深化推进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会议举行。现场,成都市委常委、成都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刘任远表示,成都高新区正以其丰沛的创新要素与独特的园区活力,积极探索内涵式发展路径,将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建设深度融入人民城市的现代化图景之中,全力强化对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系统支撑,成为服务成都核心功能、培育城市发展新动能的关键力量。


▲成都高新区锦江两岸城市风景 图据图虫创意

创新底座与产业赛道同频共振

面对城市发展底层逻辑的迭代升级,成都高新区深刻把握“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要求,致力于为创新构筑坚实的基座。这里不仅构建了“战略科技—中试服务—产业创新”三级平台体系,以全面实施的“中试+”行动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更以中西部最大规模的新区开发区产业基金群为创新“活血脉”,引导超3400亿元资本投向关键领域。同时,通过将场景开放作为刚性约束,打造了交子大道等三大超级应用场景作为“试验场”,并布局国家级公共算力平台,以每年亿元算力券夯实人工智能发展的“新基石”。

坚实的创新底座,精准地投射于产业前沿的赛道上。成都高新区聚焦“3个优势产业+6个战新产业+6个未来产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产业形态重构中选准赛道靶向发力。在人工智能领域,一条从算力芯片到算法模型再到行业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正在形成,全省首个L0级诸葛大模型的引进便是例证。在电子信息这一优势产业上,一批“镇园之宝”相继落地,正助力优化产业结构、补齐产业短板,产业生态日趋多元。目光投向空天,低空经济与临近空间等前沿赛道已在产业爆发前夜被精准切入,沃飞长空、凌空天行等“未来之星”正冉冉升起。

城市空间与制度生态双向赋能

创新的生长,需要与之匹配的物理空间和制度土壤。成都高新区以“立园满园”行动统揽空间优化,让城市与创新同频共振。在高新南区,大长岛数字文创区和泛交子时尚潮流地正联动打造“文创+”融合发展的活力中心;在高新西区,通过成片更新低效工业用地,一个社区化的创新城区加速取代了昔日的郊区化产业园。在增量空间上,天府国际生物城以“三生融合”开发了10平方公里的复合空间,未来科技城则从“一片空地”崛起为“航空航天产业集群地”,实现了“科产城人”的深度融合。

稳定的制度供给,为创新者提供了可预期的未来。通过制度型开放,自贸试验区多项改革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市场化招商机制与国别合作园区的提质增效,构建起“合作确定性”;而“普惠+人才+专项”的政策体系推动“政策找企业”,持续提升着市场主体的获得感。

快节奏创新与慢生活宜居相得益彰

在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的“快节奏”与公园城市的“慢生活”和谐共生,构成了独特的城市韵律。这里以最高80%的产业基金容亏率彰显试错包容之心,以金熊猫大赛等国际赛事广纳全球英才。交子公园商圈的“国际范”与铁像寺、玉林街区的“烟火气”共同定义着城市的消费品格;持续增长的绿道与公园,以及“净优亮美”的城市治理,则共同营造出蓝绿交织的宜居环境,让市民的幸福感与创新活力一同生长。

“十四五”以来,成都高新区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提升至14.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1万亿元,这份成绩单是其创新之路的最佳注脚。展望未来,成都高新区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深改革,为建设更具活力和幸福感的现代化人民城市贡献更多高新力量。

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编辑 邓旆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红星新闻 incentive-icons
红星新闻
成都传媒集团旗下的新媒体平台
194138文章数 133762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