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刘子恒
见习记者 边义婷
近日,在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愿以此身长报国——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展”举行,一枚沧州肃宁雪村战斗烈士墓出土的“吕贵仁”印章引发关注。负责雪村烈士遗骸鉴定的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副教授文少卿表示,携带印章的烈士容貌已经复原,可能来自山西,这枚印章为雪村烈士寻亲带来了更多希望。
印章是如何发现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11月18日,记者联系到沧州市肃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王雅伦。
据王雅伦介绍,2019年沧州市肃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接到群众反映:在肃宁县梁村镇前太师庄村西有一个口口相传的“老八路军墓”。工作人员经走访调查,确定墓地里埋葬的是雪村突围战中牺牲的无名烈士,便将这些烈士遗骸进行挖掘整理,集中迁移到肃宁烈士陵园。
2019年8月26日,工作人员在挖掘中意外发现,有一具烈士遗骸由于被树根穿过头骨、脖颈到尾骨,得以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在遗骸的身旁,还发现了一枚印章。
进行简单清理后发现,这枚印章外面是一个与印章形状吻合的木盒,木盒的上半部分已被腐蚀,但整个印章保存完好。印章上刻着“吕贵仁章”四个字,一侧的红色印泥依然鲜亮,竟然还能使用。
![]()
雪村战斗无名烈士遗骸旁发现一枚“吕贵仁章”。刘子恒摄
这个发现让当时在场的王雅伦和其他工作人员看到了为烈士寻亲的希望,于是他们对外发布了寻亲信息,希望能有烈士的亲人看到后前去认亲。
“当时战士们是从雪村沿着东北方向撤退的,一路走一路打,经过了张庄、前太师庄和后太师庄。烈士们牺牲后,当地群众就地将他们埋葬了。”王雅伦讲起雪村突围战的惨烈状况时,声音颤抖起来,“我们希望能够找到他的家人,让烈士能魂归故里,这也是我们对烈士最大的慰藉。”
然而,寻亲并未取得进展。沧州市肃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将印章保护起来,移交到了当地的文保所,并将这具较为完整的烈士遗骸迁移到雪村战斗烈士墓进行单独埋藏。通过对前太师庄烈士墓出土遗骸的鉴定,发现至少有19具烈士遗骸,这些遗骸也都迁移至雪村战斗烈士墓安葬。
![]()
沧州肃宁雪村战斗烈士墓。刘子恒摄
2024年4月10日,肃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在该县窝北镇窝北村对另一个更大的雪村战斗无名烈士墓进行发掘整理时,发现31号烈士的胸前放着一枚夹有一张年轻女子照片的小圆镜,此事经纵览新闻报道后,引发全国关注。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副教授文少卿带领团队赶到现场,开始对这里的烈士遗骸进行发掘整理和研究鉴定。
得知文少卿团队可以对烈士遗骸进行DNA鉴定,王雅伦再次想到发现“吕贵仁章”的烈士遗骸,希望文少卿团队也能同步为这位烈士寻亲。
文少卿立刻带领团队,将这具烈士遗骸小心地发掘出来。为了进一步确定烈士身份,文少卿团队通过颅面复原、DNA鉴定和同位素测试等一系列科技考古手段,成功获得烈士的DNA信息,并还原了烈士生前容貌。
![]()
吕贵仁烈士容貌复原图。
根据对烈士遗骸进行骨胶原碳氮稳定同位素测试的结果,文少卿推断这位烈士可能来自山西,主食以小米和玉米为主,符合抗战时期山西和河北地区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测试结果显示,烈士遗骸中氮含量为9.0‰。“如果氮含量在9‰以下,就说明人的生活状态比较差,基本上没有太多肉食和奶制品的摄入。”文少卿说。
目前,文少卿认为给这位烈士寻亲是比较有希望的。“这位烈士有名字信息,下一步我们希望通过公安部的帮助,进行DNA比对,更加主动地去为烈士寻亲。”文少卿说。
有烈士线索的读者可与纵览新闻联系。电话:0311-67563366。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