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融和医疗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和医疗”)宣布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本轮由启明创投领投,荷塘创投跟投。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全球首创技术——“实时电磁导航下支气管流变成形术”的临床推广、国内外注册与市场开拓,加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介入治疗技术的全球转化与应用。
这项源自中国的原创性呼吸介入创新,正试图打破慢阻肺长期依赖药物管理的局面,为这一全球第三大致死疾病打开“可治愈”之窗。
# 慢阻肺的“黑匣子”:从对症管理到源头干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慢阻肺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仅次于心血管疾病与癌症。中国约有近1亿患者,社会经济负担沉重。
虽然吸入性药物和氧疗等保守治疗能够缓解症状,但其主要作用仍停留在“控制”而非“治愈”,病变气道的重塑与炎症循环依旧难以打破。
2024年,中国已正式将慢阻肺纳入公共卫生项目管理,这意味着从预防、筛查到干预的全链条都需要新的技术介入。而传统支气管镜下的操作面临“可视范围有限、消融精准度不足、靶点定位困难”等难题,使得支气管结构病变长期成为“黑匣子区域”。
融和医疗正是从这一未被满足的临床痛点出发,提出了以实时电磁导航+脉冲电场消融为核心的介入解决方案,试图重塑慢阻肺的干预逻辑。
# “可治愈的慢阻肺”:介入呼吸学的新起点
与传统药物治疗不同,融和医疗的创新路径本质上是将呼吸道黏液调控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重塑。这意味着慢阻肺治疗正从功能性干预迈向结构性修复,从缓解症状走向潜在治愈。
在呼吸介入治疗全球化浪潮中,电磁导航、脉冲电场、电生理消融等前沿技术的融合正快速改变学科边界。过去,肺部介入主要集中于肿瘤与支气管狭窄,而如今,慢阻肺、哮喘、支气管扩张等慢性病管理也开始进入“能量治疗时代”。
![]()
融和医疗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和医疗”)成立于浙江省,专注于呼吸介入领域的原创医疗器械研发与产业化,是国内少数聚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介入治疗”这一细分赛道的创新型企业。公司凝聚了一支由介入呼吸科医生、医疗器械工程专家、生物电场物理研究人员组成的跨学科团队,具备从材料、器械、导航系统到临床应用的全链条开发能力。
其核心使命在于“破解慢阻肺诊疗黑匣子”,通过技术驱动将传统以药物管理为主的治疗模式,向“结构性干预 +智能导航”模式转型。作为研发主线,公司推出的雅克夏®(Breeze One®)系统,就是在支气管导航、脉冲电场消融、能量控制与非热机制方面的原创突破。
# 雅克夏系统:为支气管装上“导航仪”
融和医疗自主研发的雅克夏®(Breeze One®)实时电磁导航脉冲电场消融系统,于2025年4月获得美国FDA“突破性器械认定”,成为中国在呼吸介入治疗领域获得该项资格的首个创新系统。这一进展不仅代表中国原创技术获得国际监管认可,也标志着呼吸介入学科进入“可视化+精准能量”双融合的新阶段。
![]()
该系统由电磁导航主机、定位探头、脉冲电场能量发生器及一次性消融导管组成,具备三大核心创新优势:
其一,实时电磁导航与靶向消融双效融合。
系统集成三维可视化电磁导航技术,为医生提供如“支气管GPS”般的精准引导。操作中,医生可实时定位病变区域并规划路径,突破传统支气管镜的视觉盲区。消融过程中,系统能实时记录能量分布与点位,防止漏消或重复操作,提升安全性与一致性。
其二,从源头治理病变,推动“可治愈化”治疗。
通过脉冲电场技术,系统能够定向消融支气管上皮中过度分泌黏液的杯状细胞,从源头减少痰液产生,改善咳嗽、咳痰与呼吸困难等核心症状。脉冲电场消融具有高选择性与低热损伤的特点,可在保留正常组织结构的同时促进健康上皮再生,帮助肺功能重建。
其三,非热机制,安全温和。
脉冲电场属于物理性电穿孔效应,非热能机制避免了对支气管周围血管、神经及软骨的损伤,显著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从“定位精度”到“能量控制”,雅克夏®系统将支气管介入手术的可视性、精准性与安全性同步提升,使医生能够真正“看到并治愈”慢阻肺的结构性病变。
# 资本助推与技术转化:从突破性认定到全球推广
本轮融资的完成,标志着融和医疗在资本与产业双重维度上的跨越式发展。
启明创投合伙人张奥表示,融和医疗在慢阻肺介入治疗领域实现了“从零到一”的原始创新,其临床机制明确、疗效路径清晰,代表了“中国智造”在呼吸介入领域的竞争力。
荷塘创投董事总经理郭凯则指出,该项目是“医工结合”的典型样本:从临床痛点出发、以工程手段实现突破,构建了极具壁垒的创新体系。
当前,雅克夏®系统已在中国和美国同步推进注册申报,未来将进一步进入多中心临床阶段。公司计划在国内重点呼吸中心医院开展推广应用,同时加快海外市场准入与合作伙伴建设。
# 思宇观察:从“临床黑匣子”到“精准导航”
在医工融合与能量治疗不断深化的时代,融和医疗的案例凸显出一个关键趋势——
中国创新医疗器械正从“被动模仿”转向“主动定义”。
通过电磁导航、能量控制与流变重塑等跨学科融合路径,呼吸介入技术开始具备系统性创新能力。这不仅是慢阻肺治疗的新方向,也是全球呼吸疾病管理的未来趋势。
# 思宇MedTech推荐文章合集
全球医疗器械观察
▌资本雷达|Money Flow
▌新品获批|Clearance Tracker
▌最新展会|Expo Watch
▌器械BD
思宇年度活动回顾:| | | ||
内容声明:“思宇MedTech”跟踪全球医疗科技进展,旨在传递技术与产业知识。所有内容仅供行业交流与学术探讨,不构成医疗建议或商业宣传。文中涉及的企业、产品及注册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或经核实的渠道。如有错误或疏漏,欢迎联系修正。邮箱:jacky@suribot.com
版权声明:“思宇MedTech”原创稿件版权归北京思宇博特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镜像至其他网站、公众号或商业平台;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得授权。对于未经许可的全文转载、洗稿或改写行为,本平台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