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云代表刘硕(右二)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11月17日,在巴西举行的第三十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上,《2025美丽中国·绿色空间使用者年鉴》正式发布,集中呈现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携手万物云等机构发起的“绿色空间使用者行动”。
这部中英文双语年鉴以独特视角,展现了中国民众在生活、商业与公共空间中的绿色创新实践,诠释了全民参与生态文明的丰富内涵。“这是中国普通民众用行动书写的‘绿色答卷’,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基层实践的生动写照。”
该行动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指引下,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万物云空间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清华大学气候变化研究院、企业碳中和行动、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于2025年上海气候周期间共同发起。
年鉴案例绘制出一幅生动的绿色发展图景:在街道社区,居民将落叶转化为堆肥资源;在商务楼宇,物业服务企业运用AI技术实现高能耗设备智能调控,V2G技术使电动汽车成为楼宇的柔性储能单元;在城市空间,分布式储能系统将园区、建筑转化为虚拟电厂,支撑电网稳定运行;在城乡校园,师生将生物课程与生态花园建设结合,打造寓教于绿的实践空间;在产业园区,光伏发电为企业提供清洁能源,创造绿色经济效益。这些案例以“用好既有资源”为核心,实现“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彰显全民共建共享的生态治理新范式。
![]()
2025年4月,“绿色空间使用者行动”在2025上海气候周“气候灯塔”主会场正式启动。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健、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副主任刘一峰、万物云可持续发展中心气候总监汤焱婷及中国企业气候行动代表共同为行动揭幕。
当前绿色转型呈多层次、全方位推进态势,基层实践的价值在于展现普通民众的普遍行动——社区居民、学校师生、商场管理者、物业服务人员等通过亲身参与,贡献出丰富的一线智慧。这种以社会价值为导向的全民参与模式,与工业领域减排行动形成互补,共同构建完整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
目前,所有案例已通过“企业碳中和行动”官网向全球开放共享。这些来自中国基层的绿色实践向世界表明:当每个人都成为生态环境的积极保护者、自觉建设者,才能成为真正的受益者;当“没有旁观者”的理念化为全民行动,美丽中国建设就能获得最深厚根基,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基层的绿色创新证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民参与模式,不仅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路径,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方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