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国家认监委公布的首批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融合试点名单中,青岛市崂山区海洋生物制造产业成功入选,成为全国该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域特色产业。这标志着崂山区在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与海洋生物制造产业深度融合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质量基础设施作为多维度、多领域、多行业、多区域进行高质量建设的支撑、工具、制度,也将成为赋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
近日,质量基础设施助力海洋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活动在青岛市崂山区成功举办。活动中,数位行业权威专家围绕产业发展和质量基础设施赋能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解读和经验分享,为促进蓝海产业质量合规发展提出了重要的路径和方法。
![]()
质量基础设施包含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等,它就像专利知识产权走向产业化进程的关键桥梁。而以标准为例,如果存在标准缺失,或者滞后,将使很多企业面临创新技术难转化难落地的问题。
![]()
青岛博益特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海洋生物医用壳聚糖材料领域深耕十余年,其手术止血材料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而当前,市场上壳聚糖产品多而杂,如果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标准,将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
标准不仅影响产品的推广使用,还是技术创新的基石。作为国内磷虾油领域的领军企业逢时(青岛)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当前,正在构建从原料到药物的全链条标准体系。目前,逢时科技正联合中国海洋大学等科研机构,开展磷虾油在药物辅料方面的应用研究,并着手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走通标准体系建设路径,将推动企业在磷虾油高值化利用方向升级迭代。
![]()
为解决企业在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中面临的共性难题,崂山区市场监管部门正式发布了重点产业链质量发展创新服务平台,该平台整合全链条质量基础设施资源,构建起一站式产业服务体系,打通质量服务“最后一公里”。 目前,平台已集聚22家链主企业、1347家链上企业,链接8所高校与科研机构,整合157家服务机构,录入3430条核心标准、2.5万余项专利及1.3万余个商标。
今年以来,崂山区海洋生物制造产业保持强劲发展态势。2025年上半年,全区海洋生产总值达183.2亿元,同比增长7.1%,综合排名位居全市首位。质量基础设施的内在优势基因与崂山区的链主企业相结合,产生强大的协同效应。这种赋能不仅能够提升崂山区产业的发展水平,还将通过标准输出、认证互认、品牌共建等方式,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
来 源:崂山融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