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到文末查看LVAD文献合集下载方式
![]()
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已成为终末期心衰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肥胖和营养不良往往会成为医生们在决策时的"拦路虎"。那些体重偏高或营养欠佳的患者是否还有机会获得LVAD治疗?这两类情况并非禁忌证,关键在于如何科学评估和合理优化。今天我们根据中国专家共识和ISHLT指南的内容一起讨论一下。
![]()
肥胖患者 肥胖的"双面性"认识
不得不说,肥胖患者(BMI ≥ 35 kg/m²)确实面临更高的围术期风险。术后早期,这些患者出现血栓形成、管路感染、呼吸衰竭甚至右心功能衰竭的风险都会增加。其中尤其需要重视的是套管移位——体重和体型的变化可能导致植入部位的几何改变,进而影响泵功能,这是其他科室医生未必了解的细节。
笔者提示: 高BMI患者术后体重的波动(无论是减少还是增加)往往比平时更加敏感地影响装置功能。提示我们需要对这类患者进行更加密切的术后随访和影像学评估。
但这里的"但是"很重要——这些早期风险并未转化为长期预后的恶化。多项大规模研究包括元分析都表明,肥胖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与非肥胖患者相似。这个发现改变了我们对肥胖患者选择LVAD治疗的态度。
体重超标应积极干预
按照2023年指南的表述,患者不应因体重较高而被拒绝于LVAD治疗的大门之外。相反,我们应该强调的是积极的体重干预,而非简单地将患者标记为"高风险"。
对于高BMI患者(BMI > 30 kg/m²),指南建议"鼓励减重"。这个"鼓励"不是空洞的劝说,需要具体行动。标准的做法包括饮食指导和运动康复,心脏康复团队的参与此时变得尤为重要。
临床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创新做法。重度肥胖患者有时会在LVAD植入同期或术后进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小规模案例系列报告显示这种方法的安全性是可以接受的。虽然这些证据级别还需要升级,但它们反映了心脏团队对这类困难患者的积极探索态度。
![]()
营养评估:比BMI更关键的指标
如果说肥胖患者的长期预后令人欣慰,那么营养不良就真正成为了"杀手"。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普遍伴随营养不良。但要问到底应该怎么评估、怎么干预,很多医生可能还是有些模糊。
营养评估的"四位一体"
术前对所有LVAD候选者的营养状态评估应该是强制性的,这是I类推荐的要求。具体来说,我们需要测定四个指标:BMI、白蛋白、前白蛋白和总胆固醇。这四个指标互相补充,从不同角度描绘患者的营养全景。其中BMI只是框架,白蛋白反映中期营养状态,前白蛋白则是短期营养变化的"寒暑表"。
营养状态欠佳的切割值已经被明确定义:BMI < 20 kg/m²、白蛋白 < 3.2 mg/dl、前白蛋白 < 15 mg/dl、总胆固醇 < 130 mg/dl。但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些单独的指标并不构成手术的禁忌证。我们需要的是综合评估,看患者的整体状态而非单个数值。
笔者提示: 在ICU中,我们发现前白蛋白由于其半衰期仅有2-3天,成为了评估营养干预效果的最佳指标。一个患者如果术前前白蛋白处于11-19 mg/dl的温和风险区间,通过2-3天的强化营养支持,这个指标往往能有明显改善,这对增强患者和医生的信心都有帮助。
低BMI合并营养不良患者(BMI < 25 kg/m²)的出血和手术失败风险反而更高,而这恰恰是我们在传统印象中最容易忽视的一个群体。这类患者常常合并恶液质,是LVAD围术期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相比之下,单纯的肥胖(高BMI)造成的威胁反而不如营养不良那么致命。
术前优化的实战策略
既然肥胖不是禁忌证,营养不良需要重视,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优化这些患者?这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
营养师的角色不能缺席
所有发现营养不良迹象的患者都应该接受营养师的评估和指导。口服营养是首选,高蛋白饮食方案应该是基础。对于无法从食物中获得足够营养的患者,口服营养补充(ONS)产品是必要的补充。如果患者因为原有的心衰状态导致进食困难,那么肠外营养(包括中心静脉营养支持)就成为了救命的选择。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根据指南的Class IIb推荐,我们应该避免因为严重营养不良而延迟LVAD手术。虽然理想情况下我们希望患者营养状态更好再手术,但临床现实往往是血液动力学状态无法再等待。实在上,术后改善后的循环状态往往能促进营养的改善。我们见过不少LVAD术后,患者的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在数周内迅速上升的案例。
![]()
跨科合作的现实挑战与解决
理想的LVAD术前评估应该涉及多个学科的参与。但现实中,心脏科、营养支持科、消化外科之间的协调往往比操作技术本身还要复杂。
对于全科医生和非心脏专科的医生,重点应该落在两个方面:第一,不要因为患者肥胖或营养欠佳就否定LVAD治疗的机会,而应该将患者转诊到有LVAD项目的中心进行全面评估。第二,转诊前可以做一些基础准备,包括采集营养指标和BMI数据,如果患者在ICU还可以启动初步的营养支持。
就肥胖患者的术前血栓栓塞和感染风险而言,这些确实需要在术中进行预防和术后进行监测。2016年UNOS数据库的分析显示,作为心脏移植过渡桥接的肥胖LVAD患者,感染和血栓栓塞的并发症确实更频繁,这提示我们需要对这类患者有更高的警觉。
总结
LVAD术前肥胖和营养管理的核心哲学是:包容而不是排斥,优化而不是放弃。肥胖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与非肥胖患者相似,这给了我们信心去积极管理他们的早期风险。营养不良患者需要重视,但不应该因此延迟必要的手术。关键是建立多学科团队的协作机制,在评估患者的整体状态基础上,制定个体化的优化方案。
临床医生可能需要转变思维方式,从"这个患者能不能做LVAD",到"我们应该如何优化这个患者使其能够安全地接受LVAD治疗"。这种主动的、建设性的态度,会让更多困难患者获得救治机会。
作者:张臻 | 排版:LEO
资料下载方法
关注公众号,点击发信息,在公众号后台的对话框(注意不是留言区!)发送数字3,机器人会发送原文下载链接,必须是纯数字,不能加空格或别的符号。
参考下面的动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