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纭嬉 金融投资报记者 吉雪娇
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普及,“免密支付”因交易便捷成为不少用户的支付首选。用户开通免密支付后,在单笔限额内可直接完成扣款,省去了输入密码等环节,极大地提升了支付效率。然而,在享受便利的同时,免密支付背后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
免密支付真的安全吗?
“真的被免密支付气到了!今天我爸突然说,他的花呗莫名其妙地欠了接近300元。我一查才发现,他月初在淘宝上通过免密支付,买了两个所谓的‘知识付费’课程,加起来接近300元。他自己完全不知情,直到月末花呗弹出还款通知才发现!”近日,某社交媒体用户发帖称。
此外,部分平台广告页面的跳转设计,也可能诱导用户误触后直接完成免密支付,而相关商家往往资质存疑、商品质量难以保障。
消费者普遍关心,为何免密支付常默认使用花呗等信用支付方式扣款,而非余额或储蓄卡?后者通常附有短信提醒,有助于消费者尽早发现异常交易,尤其是对手机操作不熟悉的中老年人而言,这一问题更为突出。
综合来看,免密支付主要存在以下几类风险。
一是设备或账号泄露后风险加剧。一旦手机丢失或账户被盗,他人可绕过二次验证直接进行消费,尤其是购买虚拟商品或服务。
二是高频小额盗刷难以及时阻断。尽管设有单笔限额,但若未对交易频次加以限制,不法分子仍可通过连续、密集的小额支付等方式盗取大额资金。例如,2025年4月曾发生“苹果账户凌晨被盗刷162笔”事件,当事人在三小时内被扣款逾8万元,均通过免密支付完成。
三是盗刷行为隐蔽,发现滞后。许多盗刷行为发生在深夜,或通过游戏充值、会员订阅等虚拟渠道完成,不易被实时察觉,往往在累计多笔交易后用户才意识到资金异常。
专家指出,免密支付在开通流程上存在设计缺陷,过于简化甚至带有隐蔽性,用户可能在未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开启功能。支付时跳过进一步验证,也构成其核心安全隐患,威胁消费者的资金安全。
共同筑牢支付安全防线
面对免密支付引发的投诉困境,消费者常在支付平台、商户与银行之间来回推诿,维权无门。
支付平台方通常认为,其自身仅提供支付通道,可能以“已尽到格式条款告知义务”为由规避审查责任。商户则可能将问题归咎于支付平台的技术系统或银行的扣款指令;而银行方面,因其执行的是经过用户授权的支付协议,建议用户联系支付平台或商户解决。
面对免密支付乱象,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近日做出了回应。
11月12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倡议从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双方出发,呼吁共同筑牢支付安全防线。针对支付机构,协会提出多项具体管理要求:在开通环节,应严格核验用户身份,以清晰明示的页面引导用户自主确认开通意愿并签订协议,严禁任何形式的默认勾选或强制开通。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倡议强调应重视老年人群体的权益,机构需全面评估其风险认知与承受能力,以醒目的方式展示核心条款,并审慎为老年用户开通相关功能。
在风险防控方面,支付服务主体应建立交易监测机制,一旦发现用户交易模式与日常习惯不符等异常情况,须及时采取拦截或启动二次验证的措施,切实防范资金损失风险。
面对免密支付风险,专家教你三招防范
为有效管理“免密支付”权限,保障账户与资金安全,有专家建议消费者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主动措施。
一是主动管理支付授权,及时清理闲置服务。消费者应优先选择“非必要不开启免密支付”。若已开通,建议定期检查并关闭相关功能。具体可进入常用支付及购物平台(如微信:我的—服务—钱包—支付分;支付宝:我的—芝麻信用—服务管理;淘宝、京东和拼多多设置:我的—支付设置等),逐一排查已授权的“先用后付”或自动扣费服务,对不常用或不再信任的商户及时解约。此外,建议延伸检查其他曾消费过的购物、游戏及各类服务类APP,全面清理支付授权。
二是强化账户安全防护,降低非授权访问风险。建议设置高强度的账户密码并定期更换,避免使用生日、连续数字等简单组合,同时开启双重认证功能。关闭非必要的支付权限,例如苹果手机用户如无应用内购买需求,可主动禁用相关支付功能。此外,应谨慎使用公共WiFi,尽量避免在公共网络环境下进行支付操作,以防信息泄露。
三是养成定期对账习惯,及时发现异常交易。消费者应密切关注支付宝、微信及银行发送的扣款通知与账单短信,一旦发现不明消费立即核实。同时,定期检查名下的订阅与自动续费项目,对不再需要的服务及时取消,避免持续扣费。
只有将支付安全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定期检查、审慎授权与严密防护,方能真正享受数字支付带来的便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