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
从镌刻着历史的路牌,到承载着记忆的村名,再到串联起文脉的旅游线路······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深度挖掘地名背后的文化基因,将历史文脉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这场从“名”开始的变革,使一个个带着故事的地名成为唤醒乡愁记忆、提升治理效能、擘画振兴远景的生动注脚。
命名:铭记戈壁荒原的奋斗历史
![]()
金秋九月,第九师白杨市层林尽染,五彩斑斓。这座年轻的城市,绽放出浓郁的生机与活力。
阳光下,几位党员聚在一起,正在上一堂“微党课”,了解白杨建市历史,感悟奋进力量。
据“微党课”主讲人讲述,“白杨市”的名称来源于曾风靡全国的歌曲《小白杨》。歌词中的哨所就是第九师161团的塔斯提哨所。20世纪80年代,在荒凉干旱、条件恶劣的环境下,哨所一位战士的母亲带来了10棵白杨树苗,希望战士们如白杨般坚韧,守护边疆。尽管只有一棵树苗存活下来,但它却成为战士们的忠实伙伴,见证了他们无畏地守卫边疆。
第九师白杨市党委常委、副师长、副市长索伟介绍,白杨市设立前,按照《地名管理条例》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名管理办法》,第九师向社会广泛征集拟设市专名,共征集专名303个,经调研、论证和评审,“白杨”脱颖而出。
“半个多世纪来,三代九师人坚守在祖国西北边陲,像白杨树一样顽强拼搏、甘于奉献,让戈壁变良田、荒漠变绿洲。”索伟说,“以‘白杨’命名既体现了九师军垦文化、红色文化特色,又展现了新时代九师人的精神风貌、价值取向、使命追求。”
据兵团文史专家介绍,兵团早期地名多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开荒队”“修渠巷”“播种路”等直白朴素的地名记录了兵团人从无到有建设家园的全过程,串联起兵团发展的历史长卷。
新疆师范大学教授楚新正介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批地名与传统文化紧密连接在一起,如以博望大道、文襄路分别纪念张骞、左宗棠在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功绩,从历史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魂:延续永不褪色的红色血脉
![]()
“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第一师阿拉尔市的“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开篇序言便道出了这里与三五九旅的历史渊源。
纪念馆旁,三五九旅社区里的老军垦经常给孩子们讲述当年部队开荒屯田的故事,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三五九旅精神深深扎根在年轻一代心中。
每天上下班,第一师阿拉尔市民政局三级调研员罗成都会开着一辆老旧的汽车经过一条条道路。罗成告诉记者,阿尔拉市区的道路命名深受三五九旅的影响,秋收大道、胡杨大道、井冈山大道、南泥湾大道、军垦大道、胜利大道等按历史沿革和红色足迹依次排列,以时代记忆砥砺前行。
前几年,第一师阿拉尔市民政局对全市道路名称进行了统一规划,形成了“大道—路—巷、大街—街—巷”的格局,突出地域、历史文化和时代特征,并进行相应的规范。“比如,之前有一条小路叫天山路,明显无法承载‘天山’的宽广,我们在改名的同时,把宽阔的原西二环路更名为天山大街,得到群众的认可。”楚新正举例说。
第十四师昆玉市47团老兵镇坐落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纪念馆内,地窝子、旧军装等见证着战士们献身边疆的赤子情怀。“沙海老兵一生无悔铸忠诚,是兵团辉煌成就的创造者、贡献者、见证者。”老兵镇相关负责人说,“我们以‘老兵’命名,弘扬老兵精神,把沙海老兵们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继续向前推进。”
“猛进”“胜利”“红星”“红旗”······在兵团各师市,这些充满红色印记的地名随处可见,它们是兵团红色精神的具象化表达,更是激励后人的精神旗帜,激励着一代代兵团人奋勇前行。
聚力:凝聚促进发展的强大共识
九月的第一师阿拉尔市9团梨花镇同心社区,香梨满枝,满园飘香。同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凝心聚力 同心向阳”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之前,我们征集了很多地名,如有代表产业发展的‘梨花’‘梨韵’‘梨乡’,也有传承精神的‘屯垦’,但大家最终选择了代表各族群众凝心聚力的‘同心’,共创美好未来。”9团社会事务办公室主任王琴告诉记者。
2020年,邓淑娥一家从云南搬到这里定居。如今,邓淑娥和好友开了一家美甲店。爸爸每天早起做干面、水面和馄饨皮,批发给社区内的面馆、馄饨店。妈妈养了100多只鸡、15头肥猪、2头香猪,日子越过越红火。
邓淑娥的爸爸曾和好友算了一笔账:“去地里干活,一天至少收入200元;土地流转租金、大棚分红等,每人每年至少收入5000元。只要踏实干活,总能过上好日子。”
除了美甲店老板,同心社区居民更熟悉邓淑娥的另一个身份,那就是各类文旅活动的主持人。
8月15日,9团梨花镇第四届民俗文化旅游节上,人潮涌动,16个红色剧目和创意舞蹈深情描绘了兵团人扎根边疆、建设家园的壮美画卷。数万名游客在傣族风情吊脚楼下相互泼洒清水,体验泼水节的清凉狂欢。
邓淑娥告诉记者,除泼水节等传统节日外,“赛装节”也深受当地群众欢迎。参赛的服饰既有各民族的传统服饰,也融入了现代设计元素,展现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风貌与民族魅力。
兵团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发挥地名管理在赓续兵团精神、推进文化润疆中的作用,凝聚更广泛的发展共识,汇聚成新征程兵团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
来源:中国社会报
选稿:江西地名研究小组
编辑:宋柄燃
![]()
![]()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