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天津地图,在靠海的东北部,有一片绿色地带。很难想象,这个十多年前还是盐碱荒滩的地方如今已成为一颗绿色明珠:日前,在瑞士日内瓦世界气象组织总部举行的第二十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年会暨新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奖盛典上,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全球更绿智慧城市”称号,而这份浓浓的绿意之中,闪着发展的“金光”——
在海拔3000多米的青藏高原,一台带电作业机器人正灵活伸展机械臂,在10多米高空精准完成引线搭接作业,这个机器人的“老家”就是中新天津生态城。以发展的“含绿量”,提升增长的“含金量”,透过一个地方的绿色之变,我们可以更好读懂发展密码。
绿色之变,“变”在创新赋能。对于今天的传统企业来说,向绿转型是必答题,如何转有很多选项。是另起炉灶,还是巩固优势?一些钢铁、石化企业的回答是:以创新之手对既有优势再利用。5G智能工厂,一张大屏上看全厂能源、看生产监控,也看智慧管理;车间里,余能再利用将厂区的自发电率推得节节高,“傻大黑粗”已成为过去时。将视野放大至更广区域,“点”上推广数智技术,“线”上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升级,支持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多点开花;“面”上推动重点集群和园区数字化转型,创新这个“变量”能够最大限度撬动“绿色增量”。
绿色之变,“变”在循环之道。绿色发展,是一种发展的理念,也是一种循环的视角。在天津,由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企业打造的“资环驿站”建成投运以来吸引众多目光。这些“神奇小屋”,集“资源循环+社区服务+微能网”多功能于一体,有利于畅通城市废弃物前端回收渠道,为打造“无废城市”提供助力。善于打通堵点,找到“资源变资产”的路径,垃圾这个“被放错地方的资源”也能发展出新质生产力。
深秋时节,津城披上一层金色,大自然中的这抹金由绿而来,发展的“含金量”也可以从绿中来。(闫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