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我国西南五省(市、自治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救灾经验交流会在贵阳召开。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及贵州、重庆、四川、云南、西藏有关负责同志参加。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首席科学家殷跃平,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副司长李晓春出席并讲话,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党委书记、厅长周宏文致辞。
![]()
西南五省(市、自治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救灾经验交流会在贵阳召开。
会议以“聚焦西南极端天气致灾因素、夯实地质灾害点面双控基础”为主题,旨在总结交流“十四五”时期以来,各地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成功经验与有效做法,深入分析当前及今后所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共同探讨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新路径、新举措,进一步筑牢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固防线。
会议指出,我国西南地区地质构造活动最强烈、地质灾害最发育、地质隐患点多面广,特别是受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等因素影响,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复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持续提升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是各地各部门肩负的重要职责。
![]()
与会领导出席会议。
会上,启动了乌蒙山区冬春季地质灾害排查工作并作出部署安排。殷跃平院士以《当前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问题与对策建议》为主题作专题讲座,通过讲解政策、解剖案例数据,就地质灾害隐患调查与双管控、群专结合检测预警、复杂地灾应急响应、综合防治利用工程等内容展开深入浅出的讲解。贵州、四川、云南、西藏、重庆分别围绕避险搬迁安置、机制创新、流域治理、冻融防治、数智防灾等作经验交流。
学术报告环节,6位专家针对“小流域地质灾害综合整治”“实景三维技术在泥石流调查与风险评估中的探索与应用”“西藏高海拔地区滑坡灾害特征与防范启示”“贵州典型活动断裂带导水诱发斜坡变形与破坏机理”“贵州浅变质岩地质灾害精细化调查与点面双控探索”“青藏高原冻融循环触发高位滑坡灾害过程与机制”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
![]()
与会领导致辞。
乌蒙山区地质灾害防范专题研讨环节,4名专家围绕“基于岩溶水动力响应的贵州滑坡地质灾害分类体系探讨”“乌蒙山区飞仙关组地层及其对重大地质灾害规律孕灾与控制机制研究”“从基层技术支撑角度浅谈乌蒙山区地质灾害防范”“自然资源‘一张图’乌蒙山区地质灾害防治子场景建设情况”等主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期间,与会嘉宾前往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牛洞组牛洞岩、中坪镇黄泥坡社区仓堡田等典型地质灾害点进行了实地交流与研讨。
![]()
会议现场。
本次会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主办,西南五省(市、自治区)自然资源部门和贵州省地矿局、地矿院联合承办。来自地质灾害多发频发的西南五省(区、市)自然资源部门、地质矿产负责同志、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专家及一线工作者参加。
本次经验交流会为各省份提供了宝贵的互学互鉴平台,对于推动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再上新台阶,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损失,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会议号召,各地要相互学习借鉴好经验好做法,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共同织密织牢地质灾害防护网。(文/图 张春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