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役仅2周,国产首艘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就率领编队,完成了首次海上实兵训练,多型固定翼舰载机和舰载直升机在该舰上进行了不止一次的放飞和着舰。由此可见,相比起人民海军的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和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福建舰”的人员和装备“熟练度”方面明显更高一些。虽然尚未达到“服役就是完全体”或“服役就有100%战斗力”,但从后者当下的表现来看,其初步形成战斗力和形成完整战斗力所需的时间,将有极大可能性短于“辽宁舰”和“山东舰”。
![]()
“福建舰”放飞歼-15DT的画面首次曝光
同时还应看到,在首次实兵演练中,一款崭新的固定翼舰载机登上“福建舰”飞行甲板并实施起降的画面,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面前,那就是当今全球唯一的双发重型电子战舰载机——歼-15DT。不夸张地说,歼-15DT的上舰和战斗力的发挥,可谓是比舰载型五代机歼-35的意义和价值更大。我们常说,“现代战争中,没有制空权就没有制海权或制陆权”,故用于夺取制空权的战斗机就成了重中之重。然而,在未来战争中,能否夺取制空权已不仅仅取决于战斗机性能的优劣或数量的多寡,一个更为重要的地方在于,你是否能够夺取堪称致命的制电磁权
![]()
挂满电子战吊舱的歼-15DT舰载机
唯有夺取制电磁权,才能充分发挥出己方作战体系的信息化优势,并压制和剥夺敌方的信息化能力,进而将其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制空权。“没有制电磁权,就没有未来战场上的制空权”,说的就是这么个道理。而今,歼-15DT的成功上舰,让中国海军成为了继美国海军后的“第二支拥有专用舰载电子战机”的海空战力。
![]()
美制EA-18舰载型电子战机
再加上歼-15DT的底子是重型战斗机歼-15,2台大推力涡扇航发带来的发电功率,要天然强于采用2台中推力航发的美制EA-18舰载电子战机。故前者极有可能凭借这一优势,在甚高频、高频、中频、低频和甚低频等波段,实现对EA-18的全面压制,这一点无疑尤为值得期待。而另一个颇具看点的地方,就在于此次从“福建舰”上放飞的歼-15DT,居然只搭载了1名飞行员。
![]()
歼-15DT仅在前座有一名飞行员
作为一款采用串列双座布局的飞机,歼-15DT共有前后2个飞行员席位。但仔细观察一下官方放出的视频,仅有1名佩戴蓝色飞行头盔的飞行员位于歼-15DT的前座,后座则“空空如也”,这是怎么回事呢?仔细想来,可能性或有2种:
![]()
歼-15DT是双座型战机
其一,此次歼-15DT的上舰,所演练的只是简单的通场、触舰复飞、着舰和弹射放飞等科目,相关动作和操作仅需负责驾机的前座飞行员即可完成。而主要负责操作各类电子战设备的后座飞行员,并无绝对必要上机。
![]()
后座无人且写有“智胜”字样的歼-16
其二,与此前曝光的在后座搭载名为“智胜”的空战AI的陆基型战斗机歼-16相同,同样身为双座型战机的歼-15DT,也有可能在未来将后座用于搭载空战AI系统。之前有人猜测,搭载“智胜”空战AI的歼-16,是在为“无人机空战”或“有人驾驶战机指挥无人机作战”而进行技术探索。
![]()
国产无人战斗机
既然人民空军已发展到相关水平,那海军航空兵没有理由不在相关领域启动相同的项目和工作。“1个人+1个空战人工智能”的“双人组合”,出现在歼-15DT的身上也并不奇怪。从这个角度来猜测,不排除歼-15DT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肩负起“双重任务”,即一方面作为舰载型电子战机来使用,另一方面则为舰载型无人战斗机和“忠诚僚机”的上舰做铺垫,这种可能性显然也很大
![]()
“福建舰”已放飞多款舰载机
于是乎,继歼-15T、歼-35、空警-600和歼-15DT后,下一款登上“福建舰”飞行甲板的固定翼舰载机会是谁呢?相信答案很快就要出现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