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有广东博主发帖称,刚刷到华南某知名设计院居然“偷偷炒更”搞起了微短剧,上半年就狂揽1.09亿元!
![]()
果然,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才是好猫。行业不景气那就开辟新赛道。这个设计院真的是拿得起放得下,哪里有钱蹭哪里!这是时代的悲剧还是转型成功的案例?由你来评判!话说如何让老板看见这个新闻?总比发不出工资好啊。
- 这究竟是咋回事?
据了解,当建筑行业遭遇寒流,华南某知名设计院居然“偷偷炒更”搞起了微短剧,成立子公司,专攻微短剧业务,团队规模近百人,覆盖内容、制作、投流、版权运营全产业链。去年9月成立就有如此规模,注册资本高达1000万,转型步伐之快,也是令人瞠目结舌。
![]()
![]()
最绝的是,这家院上半年靠数字文化业务收入1.09亿元,占总营收18.09%,直接碾压造价、工程等传统业务。
![]()
这种大跨步转型,让人恍然大悟,原来设计院的尽头是转行当制片人啊!不过公司财报里写着“数字文化业务毛利率-17.43%”,看来还是下了血本了。
不过说到底,这家设计院搞短剧,还是建筑行业下行太快了,传统建筑相关业务收入下滑,2024年这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7亿元,同比下滑22.55%,甚至分业务中工程业务收入断崖式暴跌92.67%。
反观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达504亿元,同比增长35%,甚至预计2025年将超过680亿元。
- 说到设计院,如今可以说是哀鸿一片,生存相对比较艰难,裁员降薪甚至关门大吉比比皆是。
此前就有博主发帖,某设计院水专业总工成了光杆司令。如今的设计院是火坑,很多人为了不被饿死,只能纷纷跳出火坑。
![]()
网传一家设计院的给排水专业,基层设计师纷纷离职,最后只剩下了总工一个人,成了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以前还能指挥年轻人干活,把把关,看看图,现在只能司令自己扛枪上了。年龄大了,业主呼来喝去,还得自己上手画图,总工不知道能否招架的住。
![]()
这名博主感慨,以后很多设计院会面临这样的局面,后继无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总之,如今设计院走传统的路走不通了,经营收入大幅降低,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就迫在眉睫,积极求变总好过坐以待毙。
所以,华南某院的这波转型,表面是业务创新,说到底还是行业悲歌。当画了二十年图的设计院开始拍霸总爱上我,这个行业真的需要重新思考未来了。
有网友建议,把设计院的八卦拍成系列短剧,定会吸引一大批观众,毕竟设计院是个从来不缺故事的地方。
对此,你怎么看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