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为您推送的第 4679 篇文章
![]()
雨季的非洲草原,浓云低悬,在管道二公司承建的东非原油外输管道(EACOP)项目乌干达段FEEDERLINE段作业带里,积水像一面面镜子,倒映着施工团队每个人紧锁的眉头——这是乌干达段下沟机组面临的第一道难题……
![]()
TKP29至TKP44的泥泞中,FEEDERLINE段的片区负责人丁毅的身影始终穿梭在最前线。按照CLO(Community Liaison Officer,即“社区协调员”)的要求,积水排放不能有丝毫马虎,部分区域的抽水工作需要耗时两天。“不能让雨水挡住进度!”丁毅召集下沟1台班全员围坐在一起,雨水顺着帐篷缝隙不断滴落,却没有浇灭大家心中的斗志。下沟1台班负责人周志军盯着施工图纸,手指在作业带位置反复比划,突然眼睛一亮:“给作业带做3度放坡,外侧挖排水渠!”这一借鉴于国内水网施工的想法,让止步不前的局面有了转机。
![]()
平地机轰鸣着在泥泞中作业,履带压出深深的辙印。大家轮流值守,有人操控设备修整坡度,有人指挥挖掘机开挖沟渠,雨水混着汗水不断顺着脸颊滑落,浸透了工装。
当排水渠贯通,积水顺着预设路线缓缓排出,原本泥泞的作业带逐渐显露真容时,大家满是泥污的脸上露出了朴实的笑容。此后,每当降雨,这道排水系统都稳稳守护住施工进度。
![]()
而在TKP44至TKP54,下沟2台班面临的是另一个挑战。EACOP要求细土回填土粒径必须小于20毫米,导致现场设备功效不足,且容易引发设备故障,这都让管道回填施工举步维艰。衡思维作为2台班负责人,每天天不亮就赶到现场检查设备,深夜还在琢磨资源调配方案。“设备不够,我们人来补!”他带领团队合理分工,有人负责设备抢修,有人专攻垫层铺设,有人专注管道下沟,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
一次关键设备突发故障,眼看就要影响施工节点。维修师傅浑身沾满油污,手指被工具磨得通红。现场全员迅速行动起来,有人扛着工具往返奔波,有人顶着烈日测量校准,每个人都在默默担当。当设备重新运转,管道平稳下沟的那一刻,现场响起了久违的欢呼声。
从雨季的泥泞到设备的困境,从创新方案的落地到团队协作的攻坚,下沟机组全员用脚步丈量着每一公里管道,用汗水伴随管道入土回填。当最后一段管道下沟完成,望着绵延伸向远方的地下钢龙,机组全员眼中满是欣慰。
![]()
![]()
管道人用行动证明
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他们的故事
是无数管道人坚守与奉献的缩影
在每一条延伸的管道背后
都闪耀着初心与使命的光芒
他们的故事
还在继续……
喜欢本篇文章,请在文末右下角“点赞” “在看”吧!
文图 | 徐俊峰
编辑 | 王伊婧
审校 | 苑晟祥
监制 | 刘涛
中石油首条海底盾构工程传来最新消息
绿野为证!管道人在东非许下生态承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