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是“世界慢阻肺日”。长沙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达提醒,冬季是慢阻肺急性发作的高危季节,慢阻肺患者需高度警惕急性加重,若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加剧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
01
防范慢阻肺急性发作
记住这六要点
刘达表示,慢阻肺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早期症状如慢性咳嗽、活动后气短易被忽视,确诊时肺功能多已受损,急性发作还会加速疾病进展、危及生命。“气温骤降会削弱呼吸道免疫力,刺激气道痉挛、分泌物增多,易诱发急性加重。”刘达解释。
防范慢阻肺急性发作,慢阻肺病患者需做好以下关键措施:
规范用药:严格遵医嘱使用吸入药物,不可自行停药或减量。
坚决戒烟:远离二手烟、油烟。
注重保暖:降温及时添衣,外出戴保暖口罩、帽子,系好围巾。
坚持呼吸锻炼: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
接种疫苗与及时就医:接种流感和肺炎疫苗预防感染;出现气促加重、痰变多或变脓等症状立即就医。
高危人群早筛:40岁以上长期吸烟者、慢性咳嗽者、职业粉尘接触者等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早发现早干预。
刘达表示,慢阻肺虽不能根治,但通过长期规范管理、积极预防感染和避免诱因,可有效控制症状,减少急性发作,延缓疾病进展。
02
高危群体
每年至少筛查一次肺功能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周泽芝指出,吸烟(含被动吸烟)是首要致病元凶,每5位吸烟者中就有1位会发展为慢阻肺,近半慢阻肺死亡归因于吸烟,且吸烟量、年限、起始年龄与风险正相关。
此外,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职业性粉尘/烟雾/工业废气、厨房油烟环境,以及儿童期反复严重呼吸道感染的人群,患病风险也显著增加。
周泽芝提醒,高风险人群若在爬楼梯、做家务时较同龄人更易呼吸困难、胸闷或活动能力下降,应高度怀疑慢阻肺。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史且活动后气急或咳嗽咳痰超3个月者,未满40岁但常年吸烟/吸二手烟或在空气质量差的冬季有慢性咳嗽等症状者,均属高危。确诊需肺功能检查,专家建议40岁及以上及高危群体每年至少筛查一次。
作者 || 长沙市中心医院 肖知浩 秦璐
编辑 || 颜红波
审核 || 董超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