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全球不是在变暖吗?为何寒潮似乎越来越多了?

0
分享至

在开始今天的文章前,想先问你一个问题:

你认为今年的冬天会更冷?还是更暖?或者忽冷忽热?猜不透?

无论你的体感如何,一个确定的答案是:我们的冬天正被一种远在北极的力量深刻改写。故事,要从一场“蜥蜴雨”说起……

佛洲奇观:“蜥蜴雨”来袭

对于生活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居民来说,最近出门的时候不仅要裹上厚厚的衣服,抵御突然来临的寒流,还不得不时刻警惕头顶,小心冻僵的绿鬣蜥突然砸到脑袋。


佛州掉下来“冻瘫”了的绿鬣蜥。图源:Cold weather in Florida

绿鬣蜥原本是一种生活在中南美洲的蜥蜴,在上世纪它们作为宠物进入了美国,又很快因为主人们的弃养,流落野外。对于这种变温动物来说,美国大部分地区对它们都太冷了,只有温暖的佛罗里达适宜其生存,绿鬣蜥就成为了让当地人头疼的入侵物种。

但这几年,它们在佛州的日子也不好过了。当气温下降至 10℃ 时,它们的行动就会变得迟缓,气温在 -1~4℃ 时,它们的身体机能完全停滞,冻僵的绿鬣蜥就会因为抓握力不够而从树上掉下来,随时有可能砸到行人或者车辆。

全球变暖,为何冬天会更冷?

而在近几年,原本有“阳光州”之称的佛罗里达也没少下雪, “蜥蜴雨”几乎每年冬季都会上演。2025 年 1 月 22 日,就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命令,将墨西哥湾更名为“美国湾”的当天,佛州就遭遇了一场百年一遇的暴雪。

倒霉的不只有绿鬣蜥,还有当地的民众。那一次突如其来的寒流带来的暴风雪对当地的电力、交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超过 2000 个航班停飞,上万个航班延误,超过百万名的学生停课。


2025 年初大面积延误的佛州奥兰多国际机场

这样的极端降温天气,就和极端的高温天气一样,在全球都变得越来越普遍。就在这两天,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了寒潮与大风蓝色预警,此刻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在经历着气温大“跳水”。

相信每一个在此刻裹紧大衣,在寒风中艰难行走的人,都不免会嘀咕一句:全球不是在变暖吗?为何寒潮变得更猛了?

这并不是我们的错觉,近年来全球的确极端寒冷事件频发:2008 年席卷南方大范围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导致了春运瘫痪;2012 年欧洲多国出现严寒暴雪,仅波兰就冻死 30 余人;2015 年冬天,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降温天气,全国 113 个气象监测站的最低气温跌破建站以来的最低气温记录……


2012年严寒暴雪中的波兰

“北极放大效应”,正在松开冷空气的枷锁

全球温度的异常上升也早已经不是观点,而是事实。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公布的数据,即使按照最保守的估计,如今全球温度也要比工业化前升高了 1.1℃,这要归咎于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化石燃料燃烧以及不平等、不可持续的能源和土地使用。


1880至2024年的全球气温图

如果按照最笼统的理解方式,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地球并不是一直在“发烧”,而是像得了疟疾一样“打摆子”在夏天会更热,冬天会更冷。天气气候不再是在一个小的平均值附近摆动,而是偏离平均值越来越远,振幅越来越大。

进一步分析,北半球的寒潮频繁南下只是“症状”,气候变暖恰恰就是它真正的“病因”。在北半球的冬季,冷空气绝大多数都是从北极出发,也就是我们在天气预报中经常听到的“西伯利亚高压”形成的。

在正常情况下,北极寒冷,赤道炎热,巨大的温差就会形成一个强劲、稳定的西风带。它就像孙悟空画的“结界”,紧贴着高纬度地区环绕,这股自西向东的冷风,就把极地冒出来的冷空气牢牢“锁”在里面。


高空急流与极地漩涡共同作用影响气候

可是随着全球的气候变暖,原本冻在极地的冰块在快速融化。更糟糕的是,全球的气变暖并不是同步的,北极的升温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 2-3 倍,这就是所谓的“北极放大效应”。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深色的海水比白色的冰面会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

北极在急剧升温,而赤道的升温相对缓慢,这就让赤道与北极之间的温度梯度在缩小,这个温度差也就是西风带的动力来源。温差减小,就导致了西风带的力量减弱。就像一根绷紧的皮筋变松了,原本牢固的“结界”被打破。

导致的结果,就是暖空气会北上,让原本应该寒冷的北极地区在某些时段异常升温;冷空气也会南下,极地的冷空气冲破原本的“结界”,长驱直入中低纬度地区。

寒潮只是副作用,真正的危机还在后头

在寒潮突破西风带,长驱直入南下之前,北极地区大多会发生一次明显的升温事件。只不过对于相隔万里又人烟稀少的北极,绝大多数人对此都不会太过在意。只有当我们在郑州、在北京、在上海、在广州,感受到降温比银行卡余额先让我们打寒颤时,我们才会意识到全球变暖其实早就已经影响我们的生活。


2018年2月,北极平流层突然增温,气温在几天内猛升数十度

寒潮清除入侵物种,只不过是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一个“意外副作用”。在更多的时候,它意味着海平面的上升,粮食的减产,珊瑚白化,还有森林大火。所谓的“五十年一遇”、“百年一遇”的极端天气,正变得越来越常见了。

全球气候变暖的本质,是人类用自己的技术和野心,打破了地球原本能力收支的平衡。化石燃料排放的温室气体如同加厚了的地球“保温被”,使本应反射回太空的热量滞留在大气中。按照估算,这相当于每天引爆 110 万颗广岛原子弹所释放的能量。


原子弹爆炸的瞬间

所以有不少的科学家相信,虽然看起来全球的极端寒潮事件在增多。但在更大的尺度下,随着温室气体浓度持续上升,极端寒冷天气总体呈减少趋势,暖冬才会是未来的常态。


模拟二氧化碳随着风和气流搅动大气层

对于地球来说,它曾是岩浆地球,也经历过漫天冰雪的世界。它总会在波荡之后恢复到一个新的稳定状态,只是对于人类这个群体,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能不能在气候异常下保持“岁月静好”,才是更需要关心的话题。

顺便一说,所谓的极端天气,我们似乎经历得越来越频繁了。这个冬天,你所在的地方冷得破纪录了吗?你经历过最诡异的天气是什么?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吧!



参考资料

[1] The Palm Beach Post. Did the cold snap in Palm Beach County kill this iguana or is he just stunned?

https://www.palmbeachpost.com/story/news/environment/2025/11/11/south-florida-cold-weather-iguanas-fall-from-trees/87211808007/

[2] Harman, Jay R. Westerlies, middle-latitude west winds. Climatology.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87: 922–928. ISBN 978-0-87933-009-5. doi:10.1007/0-387-30749-4_197.

[3] Carbon Brief.Factcheck: Climate change is not making extreme cold more common. https://www.carbonbrief.org/factcheck-climate-change-is-not-making-extreme-cold-more-common/

[4] 联合国.全球议题 气候变化.

https://www.un.org/zh/global-issues/climate-change

[5] 中国气象报社. 专家解读丨本轮寒潮今日发展至最强!南方气温大“跳水”.

https://www.cma.gov.cn/wmhd/2011wzbft/2011wftzb/202511/t20251117_7448703.html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雅思组合”完美谢幕,收获首枚全运会金牌

“雅思组合”完美谢幕,收获首枚全运会金牌

鲁中晨报
2025-11-20 19:49:17
欧豪一家三口这画面,谁看了不迷糊啊!

欧豪一家三口这画面,谁看了不迷糊啊!

老吴教育课堂
2025-11-19 12:00:49
噩耗!辽宁美女刘丽去世,年仅34岁,网友直言她患癌与职业有关系

噩耗!辽宁美女刘丽去世,年仅34岁,网友直言她患癌与职业有关系

熠熠生辉的生活
2025-11-20 08:25:11
国产手机的新鸡贼手段,不标参数了,消费者彻底放弃中低端手机

国产手机的新鸡贼手段,不标参数了,消费者彻底放弃中低端手机

叮当当科技
2025-11-15 09:14:09
网传男子吐槽自己醉驾被双开,十年努力成泡影,家庭、工作都没了

网传男子吐槽自己醉驾被双开,十年努力成泡影,家庭、工作都没了

笔尖下的人生
2025-11-19 18:51:43
广西桂林市委原书记周家斌被公诉,曾被批妄议党中央大政方针、结交政治骗子

广西桂林市委原书记周家斌被公诉,曾被批妄议党中央大政方针、结交政治骗子

极目新闻
2025-11-20 10:23:19
狗主人赵某晖照片遭曝光:家住三层小洋房,不是差钱的人没法调解

狗主人赵某晖照片遭曝光:家住三层小洋房,不是差钱的人没法调解

汉史趣闻
2025-11-17 22:02:58
终于有了结果,曾医生能保住医院的工作,最应该感谢的三位贵人!

终于有了结果,曾医生能保住医院的工作,最应该感谢的三位贵人!

凌风的世界观
2025-11-14 08:38:31
1990年,德国为了统一被迫放弃19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并写进宪法

1990年,德国为了统一被迫放弃19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并写进宪法

博览历史
2025-11-16 18:45:03
李奇微晚年坦言:朝鲜战争打出三个超级大国,西方为何保持沉默?

李奇微晚年坦言:朝鲜战争打出三个超级大国,西方为何保持沉默?

云霄纪史观
2025-10-21 11:45:46
从烂厂到全球前六!山东40后爷爷硬扛快倒闭的轮胎厂,干出144亿

从烂厂到全球前六!山东40后爷爷硬扛快倒闭的轮胎厂,干出144亿

时尚的弄潮
2025-11-19 15:34:37
日本垄断全球90%!一旦断供中国如何应对?为何他国造不出?

日本垄断全球90%!一旦断供中国如何应对?为何他国造不出?

诗意世界
2025-09-13 18:35:57
对睡眠超友好的3种食物,每天换着吃,入睡快睡得沉!好眠不费劲

对睡眠超友好的3种食物,每天换着吃,入睡快睡得沉!好眠不费劲

花小厨
2025-11-08 11:55:07
41款进口药退出中国

41款进口药退出中国

临药网
2025-11-19 16:10:30
郑丽文表达访陆意愿,国台办回应

郑丽文表达访陆意愿,国台办回应

政知新媒体
2025-11-19 12:29:00
中国农村出现巨大问题:大批无人照顾的空巢老人生活艰难

中国农村出现巨大问题:大批无人照顾的空巢老人生活艰难

尚曦读史
2025-11-01 09:52:14
17年后,“艳照门”迎来反转,王晶爆料内幕,陈冠希可能不是元凶

17年后,“艳照门”迎来反转,王晶爆料内幕,陈冠希可能不是元凶

白面书誏
2025-11-12 22:38:08
王文涛与英国商贸大臣举行视频会谈,就安世半导体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王文涛与英国商贸大臣举行视频会谈,就安世半导体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新京报
2025-11-20 20:55:02
亚洲杯预选赛:2-0,越南豪取3连胜,仍落后榜首3分,末轮生死战

亚洲杯预选赛:2-0,越南豪取3连胜,仍落后榜首3分,末轮生死战

侧身凌空斩
2025-11-19 21:59:39
太美了!23岁清华学霸3个月3冠王:和吴艳妮都是有实力的漂亮女生

太美了!23岁清华学霸3个月3冠王:和吴艳妮都是有实力的漂亮女生

念洲
2025-11-20 10:28:19
2025-11-20 21:31:00
科学声音 incentive-icons
科学声音
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
332文章数 3524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天合光能:与霸王茶姬尚未有任何关联交易或商业合作

头条要闻

天合光能:与霸王茶姬尚未有任何关联交易或商业合作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财经要闻

中央要求增加地方自主财力 有哪些动作

科技要闻

马云发话了:冲第一

汽车要闻

AI驱动内容营销新纪元 2026网易年度新车总评榜揭晓

态度原创

手机
时尚
亲子
本地
教育

手机要闻

魅族科技确认不搬新总部:魅族科技大楼租期还很长,会一直陪大家

这四组绝美的冬季配色,很“暖”!

亲子要闻

糖果小虫子比美大会

本地新闻

卖力整活儿的大湾鸡,靠疯癫成了新顶流

教育要闻

“水哥”王昱珩自曝女儿对啥都没兴趣!天才爸爸被自创的育儿经…坑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