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张波 通讯员 何涛)在巍巍青山环抱之中,潺潺溪水映照之下,平利县八仙镇龙门村正经历着一场由内而外的深刻蜕变。作为该镇2025年倾力打造的“千万工程”标杆示范村,龙门村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强劲引擎,驱动基层治理效能全面提升,在红色基因传承与人居环境焕新两条主线上齐头并进,一幅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振兴图景生动铺展。
党旗所指,治理所向:网格聚力焕新颜
龙门村党支部牢牢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创新构建“支部+党员网格长+群众”的精细治理体系,将全村科学划分为若干网格责任区,党员骨干担任网格长,成为政策落地的“先锋队”和环境整治的“排头兵”。从带头拆除自家旱厕、清理房前屋后乱堆乱放,到风雨无阻地巡查卫生死角、耐心劝导邻里共建共治,鲜艳的党徽在环境整治一线熠熠生辉。如今,村域旱厕改造全面完成,垃圾实现分类收运,新建标准化卫生室、改造升级村级活动场所,宽带网络、安全饮水实现户户通,昔日崎岖山路变身为串联家家户户的“幸福彩虹路”。漫步村中,但见溪流清澈见底,庭院整洁有序,鸟语花香处处可闻,人居环境实现了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华丽转身。
红色铸魂,文旅兴业:革命精神照征程
龙门村深挖本土丰厚的红色沃土,在党支部的统筹擘画下,精心打造沉浸式红色旅游体验。村内廖乾五故居得到系统性保护与修复,一条条“红色记忆”研学步道串联起峥嵘岁月;更有党员志愿者化身“红色讲解员”,将本土革命史话娓娓道来,让红色基因在沉浸体验中薪火相传。红色旅游不仅成为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更成为驱动发展的金色引擎——特色农家乐、红色民宿、农副产品销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户均增收显著,红色资源真正转化成了强村富民的“活资产”。
党群同心,善治共享:幸福家园谱新篇
龙门之美,美在环境,更美在人心。村党支部大事小情大家议、村级事务透明化,真正实现了“村里事,村民定”。党员带头践行村规民约,成立志愿服务队开展常态化帮扶,文明家庭、美丽庭院评选深入人心……党风带民风,民风促和谐。今天的龙门村,不仅看得见青山绿水、整洁村容,更洋溢着守望相助的温情与崇德向善的新风。
从环境整治的攻坚克难,到红色品牌的精心塑造,再到治理效能的全面提升,龙门村的生动实践深刻印证:唯有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治理才有主心骨,发展才有方向标,乡村才有源动力。作为“千万工程”的耀眼明珠,龙门村正以党建之笔饱蘸初心,奋力描绘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振兴长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