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近日,在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张集乡的茭白田里,农户们正忙着采收、分拣,洁白饱满的茭白被整齐装箱,即将运往各地市场,一派丰收景象。
![]()
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2024年,张集乡党委、政府精准发力,整合辖区闲置土地资源,成功引进茭白种植产业,创新推行“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全力推动茭白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如今,当地150亩优质茭白种植基地已覆盖全乡七个行政村,配套建成1处专业育苗基地,凭借“零农残、高产量、稳收益”的核心优势,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田间里赚钱”的美好愿景,绘就出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据悉,张集乡选育的“龙茭二号”是由“梭子茭”优良变异单株选育而成的双季茭白新品种,亩产常年稳定在8000~10000斤,产能优势显著。
为让农户掌握“种茭秘诀”,张集乡党委、政府先后组织村干部、产业带头人远赴上海、浙江“取经”,把先进种植技术“搬回家”,并定期邀请农业专家田间“坐诊”,提供全程“保姆式”指导。项目初期遇到技术瓶颈、销路不畅时,乡党委、政府及时出台专项扶持政策,用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后续规模化发展吃下“定心丸”。
走进张集乡茭白冷链仓储分拣交易中心,原本的霸王台小学早已“蝶变”成产业发展的“神经中枢”。600平方米冷库配6台制冷机24小时运转,带包装茭白能实现60天“锁鲜”,就算遇到市场价格波动,农户也能“错峰销售稳收益”。
近年来,张集乡党委、政府牵头“挂帅”,组建了贸易拓展团队和物资保障团队,以公司化运作打通“产-供-销”全链条。不仅和潢川县在外蔬菜批发商达成长期合作,彻底破解“卖难”问题,还琢磨起“生态+创新”的新模式。接下来,张集乡计划推行“茭鳝共生”模式,让“种茭白”成为村民眼中的“香饽饽”。
茭白种植不仅壮大了张集乡的村集体经济,鼓足了村民的腰包,还给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妇女提供了家门口就业机会。150亩茭白每年为全乡带来60万元劳务收入,让留守老人、妇女实现“顾家赚钱两不耽误”。
![]()
下一步,张集乡将锚定茭白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持续扩大种植规模、健全标准化生产体系,以品质筑牢品牌根基。同时,通过拓宽产销渠道、深化产业融合,不断提升“张集茭白”的市场辨识度与影响力,让这株“水生金苗”真正成为带动群众稳步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致富引擎”,为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何宝山 胡景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